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功能—结构和L-系统的植物仿真建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植物生长模型模拟研究的意义第9页
   ·建立植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方法第9-11页
   ·植物生长模型模拟的层次和水平第11-13页
     ·根据植物体规模方式分类第11-12页
     ·根据模型功能分类第12页
     ·根据模型应用背景分类第12-13页
   ·植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基于生理模拟第13-14页
     ·基于形态模拟第14-15页
   ·植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5-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植物逻辑组织及几何形态的构建第18-29页
   ·概述第18页
   ·AMAP方法第18-20页
   ·基于形式语言的逻辑组织第20-28页
     ·L-系统基本原理第20-22页
     ·植物体结构组成第22-23页
     ·植物拓扑构造的描述第23-25页
     ·基于龟形的植物形态生成过程第25-26页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枝条绘制第26-27页
     ·器官形态拼接第27-28页
     ·形式语言到生理的扩展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结构-功能的互反馈机制第29-52页
   ·概述第29页
   ·生理过程的简化第29-37页
     ·器官功能分析第30-33页
     ·植物生长影响因素第33-34页
     ·生长机制抽象第34-35页
     ·结构-功能模型第35-36页
     ·器官的扩展第36-37页
     ·植物生理功能同逻辑结构耦合第37页
   ·生物量分配和器官扩展第37-44页
     ·生物量双层分配模型-源、库、池模型的提出第37-38页
     ·生物量的交互过程第38-39页
     ·生物量的平衡机制第39-40页
     ·生物量分配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第40-44页
   ·模型的数学分析第44-48页
     ·模型的参数和变量第44-46页
     ·最简植物的讨论第46-47页
     ·根系生长的讨论第47-48页
     ·叶子生长能力的变化规律第48页
   ·模型参数的计算第48-51页
     ·直测参数第49页
     ·隐含参数第49页
     ·隐含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第49-50页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第50-51页
     ·植物生长模型隐含参数的图形曲线确定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模型的技术实现第52-62页
   ·概述第52页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第52页
   ·软件结构分析与设计第52-59页
     ·生长机技术第53-57页
     ·数据分析和参数估计第57-58页
     ·可视化技术第58-59页
   ·植物生长过程动态显示的插值方法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68-69页
附录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ML转换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混合生产线制造过程的建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