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泸高速公路勒布果喇吉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7页 |
| ·国内外隧道抗减震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隧道及地下结构抗减震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 | 第13-15页 |
| ·隧道及地下结构减震措施研究 | 第15-17页 |
|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理论基础 | 第19-34页 |
| ·岩土体的动力计算模型 | 第19-25页 |
| ·线性粘弹性模型 | 第19-21页 |
| ·弹塑性模型 | 第21-24页 |
| ·非线性等价粘弹性模型 | 第24-25页 |
| ·边界条件 | 第25-31页 |
| ·粘性边界 | 第26-28页 |
| ·粘一弹性边界 | 第28-30页 |
| ·自由场边界 | 第30-31页 |
| ·FLAC-3D软件基本原理 | 第31-34页 |
| ·FLAC-3D的优点 | 第32页 |
| ·FLAC-3D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勒布果喇吉隧道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 | 第34-46页 |
| ·工程概况 | 第34-39页 |
| ·地形地貌 | 第39页 |
| ·地层岩性 | 第39-42页 |
| ·地质构造 | 第42-43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3页 |
| ·不良地质作用 | 第43-44页 |
| ·隧道围岩特征与分级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勒布果喇吉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46-72页 |
| ·隧道地震响应模型条件设定 | 第46-47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 ·雅安端计算范围的选取 | 第47-48页 |
| ·沪沽端计算范围的选取 | 第48页 |
| ·隧道洞口段的动力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8-70页 |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8-49页 |
| ·雅安端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9-60页 |
| ·沪沽端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勒布果喇吉隧道洞口段减震措施研究 | 第72-92页 |
| ·局部注浆措施对隧道洞口段减震性能的影响 | 第72-82页 |
|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72-73页 |
| ·局部注浆措施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结果对比分析 | 第73-82页 |
| ·全环间隔注浆对隧道洞口段减震性能的影响 | 第82-90页 |
|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82页 |
| ·全环间隔注浆与原设计对比分析 | 第82-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2页 |
| 展望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