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7页 |
·植物的次生代谢及其产物的应用 | 第15-26页 |
·植物的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 | 第15-16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意义 | 第16-18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合成代谢调控 | 第18-24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 | 第24-26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途径 | 第26-39页 |
·从天然植物中直接提取次生代谢物 | 第26页 |
·利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开发次生代谢物 | 第26-27页 |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 第27页 |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得次生代谢产物 | 第27-39页 |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菊科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 第40-44页 |
·菊科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化学成分 | 第40-41页 |
·菊科植物的医疗、保健、食用等作用 | 第41-42页 |
·菊科植物的杀虫作用 | 第42页 |
·菊科植物的杀菌、除草等作用 | 第42-44页 |
·菊科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与展望 | 第44页 |
·大花金挖耳研究概况 | 第44-46页 |
·大花金挖耳形态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 第44页 |
·大花金挖耳化学成分 | 第44-45页 |
·大花金挖耳的活性研究 | 第45-46页 |
·存在问题与论文设计思路 | 第46-47页 |
第二章 大花金挖耳高黄酮和内酯含量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 第47-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70页 |
·大花金挖耳无菌苗及外植体的获取 | 第51-52页 |
·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 第52-60页 |
·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生长的研究 | 第60-63页 |
·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63-7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0-77页 |
·不同的消毒剂与处理时间对试验材料消毒效果的影响 | 第70页 |
·正交设计在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诱导中的应用 | 第70-71页 |
·不同培养基对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71页 |
·不同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对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71-72页 |
·紫外线照射与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关系 | 第72页 |
·组织来源与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及活性物质形成的关系 | 第72-77页 |
第三章 大花金挖耳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细胞生产活性物质的生理生化调控 | 第77-1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试验材料 | 第77页 |
·试验方法 | 第77-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151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初步建立 | 第80-82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初步优化 | 第82-87页 |
·培养基及其组分对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的生理生化调控 | 第87-126页 |
·生物因子对大花金挖耳细胞悬浮培养生成活性物质的生理生化调控 | 第126-128页 |
·环境条件对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的生理生化调控 | 第128-132页 |
·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的动力特征研究 | 第132-136页 |
·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 | 第136页 |
·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36-140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生产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 第140-143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生产培养基的调优 | 第143-15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151-159页 |
·提高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的条件 | 第151页 |
·提高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 | 第151-152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关系 | 第152-153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过程动力学特征及其模型 | 第153-159页 |
第四章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中活性物质的提取 | 第159-1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9-160页 |
·试验材料 | 第159页 |
·试验方法 | 第159-1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0-167页 |
·不同提取溶剂对大花金挖耳培养物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160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物胞内外活性物质含量的比较 | 第160-162页 |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 第162-163页 |
·摇床振荡提取对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163-164页 |
·超声波联合摇床振荡优化提取对细胞培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164-16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167-168页 |
第五章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中活性物质的研究 | 第168-20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8-176页 |
·供试植物样品 | 第168页 |
·供试种子 | 第168-169页 |
·供试菌种 | 第169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69-171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1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6-204页 |
·大花金挖耳果实及培养细胞粗提物的化学成分预试 | 第176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主要化学成分的GC-MS 检测 | 第176-180页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金挖耳总黄酮 | 第180-182页 |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金挖耳总黄酮 | 第182-183页 |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金挖耳总内酯 | 第183-186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液中总糖、还原糖、NO_3~-、NH_4~+、PO_4~(3+)的测定 | 第186-190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的初步分离 | 第190-191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细胞萃取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191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物的除草活性研究 | 第191-193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细胞粗提物的除草活性 | 第191-192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细胞粗提物的不同萃取物除草活性 | 第192-193页 |
·大花金挖耳培养细胞培养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193-20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204-210页 |
·结论 | 第204-209页 |
·大花金挖耳高活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 第204-205页 |
·大花金挖耳高产活性物质悬浮系的建立及其生理生化调控 | 第205-207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活性物质的提取 | 第207-208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中活性物质检测及营养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08页 |
·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中活性物质的除草和抑菌活性测定 | 第208-209页 |
·创新点 | 第209页 |
·展望 | 第209-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4页 |
致谢 | 第224-225页 |
作者简介 | 第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