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关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概述 | 第8-11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第12-15页 |
| ·突破供给约束 | 第12页 |
| ·缓和贸易摩擦 | 第12-13页 |
| ·促进产业升级 | 第13页 |
| ·激发技术创新 | 第13页 |
| ·其他负面效应 | 第13-15页 |
| 3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指标分析 | 第15-19页 |
| ·进口与 GDP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15页 |
| ·进口增长率和 GDP增长率的比较分析 | 第15-16页 |
| ·进口弹性分析 | 第16页 |
| ·进口依存度分析 | 第16-17页 |
|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分析 | 第17-19页 |
| 4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 第19-56页 |
| ·实证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 ·VAR模型的一般表示 | 第19-20页 |
| ·脉冲响应函数的基本思想 | 第20-21页 |
| ·方差分解基本过程 | 第21-22页 |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3-24页 |
| ·进口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 第24-36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24-25页 |
| ·E-G协整检验 | 第25-27页 |
| ·ECM误差修正模型 | 第27-29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30页 |
| ·VAR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0-32页 |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2-34页 |
| ·预测方差分解 | 第34-36页 |
| ·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 第36-45页 |
| ·相关性检验 | 第36-37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7-38页 |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8-40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0页 |
| ·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40-42页 |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4页 |
| ·预测方差分解 | 第44-45页 |
| ·进口贸易方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 第45-54页 |
| ·相关性检验 | 第46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46-47页 |
| ·VAR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47-49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9-50页 |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 ·预测方差分解 | 第52-54页 |
| ·实证研究结论及说明的问题 | 第54-56页 |
| ·从进口贸易总量角度 | 第54页 |
| ·从进口贸易结构角度 | 第54-55页 |
| ·从进口贸易方式角度 | 第55-56页 |
| 5 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 ·适度增加进口 | 第56页 |
| ·确定合理的进口商品结构 | 第56页 |
| ·加强加工贸易进口的管理 | 第56-57页 |
| ·协调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 | 第57页 |
| ·构建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 第57-58页 |
| 6 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经历 | 第68-69页 |
| 详细摘要 | 第69-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