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 ·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过程 | 第14-15页 |
| ·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点 | 第15页 |
|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计算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 ·混凝土重力坝应力分析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有限单元法 | 第16-17页 |
|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在大坝分析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重力坝抗震计算动力分析方法的进展 | 第17-18页 |
| ·当前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 ·坝体——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和地震输入 | 第18页 |
| ·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及抗震可靠度分析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重力坝结构静动分析的有限元理论 | 第20-34页 |
| ·有限元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虚位移原理 | 第20-21页 |
| ·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荷载列向量 | 第21-22页 |
| ·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与等效荷载列向量 | 第22页 |
| ·总体刚度矩阵和结构总荷载列向量 | 第22-23页 |
| ·运动方程 | 第23-25页 |
| ·动力学问题基本方程 | 第23-24页 |
| ·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振型叠加法求解结构动力反应 | 第25-28页 |
| ·将运动方程转换到正则振型坐标系 | 第25-27页 |
| ·求解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 第27-28页 |
| ·振型叠加得到系统响应 | 第28页 |
| ·振型叠加法的性质和特点 | 第28页 |
| ·直接积分法进行结构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28-31页 |
| ·中心差分法 | 第28-29页 |
| ·纽马克方法 | 第29-31页 |
| ·地震响应分析 | 第31-34页 |
| ·拟静力法 | 第31页 |
| ·反应谱法 | 第31-33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重力坝溢流坝段动力分析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 第34-44页 |
| ·计算模型 | 第34页 |
| ·库水与坝体的耦合振动 | 第34-40页 |
| ·坝库相互作用问题的特征 | 第35页 |
| ·坝库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 ·地震干扰下作用于坝面上的动水压力 | 第36-38页 |
| ·影响动水压力的主要因素 | 第38-40页 |
| ·坝—地基体系的相互作用 | 第40-44页 |
| ·坝—基相互作用对自振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41页 |
| ·坝—基体系的地面运动输入方式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模及静力分析 | 第44-54页 |
| ·项目的工程概况 | 第44页 |
| ·枢纽布置 | 第44-45页 |
| ·坝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 ·重力坝的静力分析 | 第47-54页 |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7页 |
| ·静力分析及计算 | 第47-54页 |
| 第五章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反应谱法动力分析 | 第54-63页 |
| ·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 | 第54-55页 |
| ·计算方法及特殊问题处理 | 第55-56页 |
| ·坝体自振特性分析 | 第56-59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时程动力法分析 | 第63-72页 |
| ·地震波模型的选取 | 第63-64页 |
| ·计算模型及主要静动荷载处理 | 第64-65页 |
| ·地震动输入 | 第65-66页 |
| ·计算成果分析 | 第66-71页 |
| ·两种动力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71-72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