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关键词解释 | 第9-11页 |
| ·企业信用 | 第9页 |
| ·信用监管 | 第9页 |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第9-10页 |
|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政府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 | 第19-25页 |
| ·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 | 第19-20页 |
| ·市场监管职能的实质、作用和方式 | 第19页 |
| ·市场监管职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市场监管职能的方式 | 第20页 |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与企业信用的关系 | 第20-21页 |
| ·规范市场经济必须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 第20-21页 |
| ·对企业信用的监管可以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 第21页 |
| ·在监管企业信用的过程中体现政府信用 | 第21页 |
| ·国内外政府实施企业信用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21-25页 |
| ·国外政府实施企业信用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21-22页 |
| ·国内先进地区政府实施企业信用监管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22-25页 |
| 3 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5-42页 |
| ·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 ·探索试行阶段 | 第25-26页 |
| ·正式起步阶段 | 第26页 |
| ·快速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 ·实施途径 | 第27-32页 |
|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 ·明确分类标准 | 第28-29页 |
| ·划分重点和热点行业 | 第29-30页 |
| ·制订监管措施 | 第30-31页 |
| ·披露信用信息 | 第31-32页 |
| ·运行状况 | 第32-39页 |
| ·主要成就 | 第32-34页 |
| ·现存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 ·现存主要问题的成因 | 第35-39页 |
| ·改善缘由 | 第39-42页 |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显著 | 第39页 |
| ·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提供借鉴 | 第39-40页 |
| ·政府相关部门协作与配合日益紧密 | 第40-42页 |
| 4 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升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水平的对策 | 第42-50页 |
| ·夯实监管基础工程 | 第42-45页 |
| ·努力推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制度创新 | 第42页 |
| ·加快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和一体化进程 | 第42-43页 |
| ·将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纳入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技术流程 | 第43页 |
| ·通过严格规范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素质 | 第43-44页 |
| ·全面建立工商行政管理三级网格化监管考评体系 | 第44-45页 |
| ·实现监管惩戒的科学化 | 第45-47页 |
| ·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 | 第45-47页 |
| ·实行科学多维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 第47页 |
| ·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 第47页 |
| ·提升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层次 | 第47-50页 |
| ·积极推进企业信用的行政指导和服务 | 第47-48页 |
| ·积极推动企业信用监管向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延伸 | 第48页 |
| ·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