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引言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 ·近现代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 | 第19-20页 |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0页 |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20-22页 |
| 3 浙江木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 第22-26页 |
| ·浙江木业发展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 ·规模和总量均位于全国前列 | 第22页 |
| ·形成区位优势的块状经济和产业带 | 第22页 |
| ·龙头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 第22-23页 |
| ·浙江木业发展的突出成就及经验 | 第23-25页 |
| ·南浔木业发展的成就 | 第23-24页 |
| ·嘉善木业发展的成就 | 第24-25页 |
| ·浙江木业发展的经验 | 第25页 |
| ·浙江木业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 ·市场发展 | 第25页 |
| ·原料供应 | 第25页 |
| ·技术支撑 | 第25-26页 |
| 4 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6-41页 |
| ·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的现状 | 第26-38页 |
| ·浙江木业对国际木材的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 ·浙江木业木材原料供给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 ·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8-41页 |
| ·木材资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增强,大量初加工产品出口. | 第38-39页 |
| ·企业各自为政,无原料资源产品的统一管理机构 | 第39页 |
| ·进口原料质量、数量得不到保证 | 第39页 |
| ·产品档次较低,消耗原料过多 | 第39页 |
| ·企业竞争过度,产业集中度不够 | 第39-41页 |
| 5 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内外部条件分析 | 第41-46页 |
| ·外部有利条件 | 第41-43页 |
| ·森林木材资源丰富的国家需要大量出口 | 第41页 |
| ·当代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要求和机遇 | 第41页 |
| ·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及良好的对外经济关系 | 第41-42页 |
| ·有利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 第42页 |
| ·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机遇 | 第42-43页 |
| ·外部不利条件 | 第43-44页 |
| ·主要木材贸易国政策调整对我国进口的影响 | 第43页 |
| ·国际木材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 | 第43-44页 |
| ·内部有利条件 | 第44-45页 |
| ·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其比较优势 | 第44页 |
| ·优越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区位 | 第44-45页 |
| ·旺盛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 第45页 |
| ·国内政策支持 | 第45页 |
| ·内部不利条件 | 第45-46页 |
| 6 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及措施 | 第46-55页 |
| ·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6-47页 |
| ·原料来源的全球化与多元化 | 第46页 |
| ·保障体系的系统性 | 第46页 |
| ·保障措施的多样性 | 第46页 |
| ·保障渠道的安全性 | 第46-47页 |
| ·市场机制为主,必要的政府干预为辅 | 第47页 |
| ·资源供应保障体系的构成 | 第47-48页 |
| ·资源来源地 | 第47页 |
| ·实际原料产品供应地 | 第47页 |
| ·原料供应方式 | 第47页 |
| ·运输通道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 第47-48页 |
| ·品种与质量的保障 | 第48页 |
| ·确保浙江木业利用国际木材资源保障体系实施的措施 | 第48-55页 |
| ·建立经济全球化思维方式及全方位对外开放模式 | 第48页 |
| ·保障重点市场来源,开辟新的市场来源 | 第48-50页 |
| ·抓好从资源源头到工厂生产所有环节的保障措施 | 第50页 |
| ·贸易、投资、加工等多种方式的选择利用 | 第50-52页 |
| ·切实有效地做好各种安全保障 | 第52-53页 |
|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机制和主体作用 | 第53页 |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53-54页 |
|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干预及支持与服务职能 | 第54-55页 |
| 7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 | 第59-61页 |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