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救援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第11-15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4-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复杂适应系统与地震灾害救援理论研究第18-26页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第18-19页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主体及其适应性第20页
     ·主体行为的规则描述第20页
   ·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及基本思想第20-21页
   ·复杂适应系统的建模过程第21-23页
   ·地震灾害救援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适应性分析第26-32页
   ·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适应性特征第26-29页
     ·聚集特性第26-27页
     ·非线性特性第27-28页
     ·流特性第28页
     ·多样性特性第28-29页
   ·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第29-31页
     ·标识机制第29-30页
     ·内部模型机制第30页
     ·积木机制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基于救援服务需求的复杂适应系统模型构建第32-39页
   ·中心地理论与RSCAS 模型第32-34页
     ·中心地理论第32-33页
     ·RSCAS 模型第33-34页
   ·RSDCAS 模型第34-35页
   ·模型中的概念界定第35-36页
     ·救援团队和救援职能第35页
     ·救援团队的救援能力等级第35页
     ·服务范围与门槛值第35-36页
   ·模型假设第36页
   ·模型结构第36-38页
     ·受灾Agent 子模型第36-38页
     ·救援Agent 子模型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RSDCAS 的系统结构和算法第39-44页
   ·救援 Agent 内部结构与算法第39-40页
     ·主体参数第39-40页
     ·决策者参数第40页
   ·受灾 Agent 内部结构与算法第40-43页
     ·随机服务发生器第40-41页
     ·受灾Agent 的状态参数第41页
     ·受灾Agent 的内部模型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6章 RSDCAS 模型在SWARM 平台的实现第44-51页
   ·参数设置第44-46页
     ·受灾Agent 参数设置第44-45页
     ·救援Agent 参数设置第45页
     ·系统参数设置第45-46页
   ·系统运行第46-48页
   ·RSDCAS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主要工作与结论第51页
   ·下一步工作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孤岛油田南区馆陶组构造及储层精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