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与集约用地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9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基础理论第19-27页
   ·农村居民点的概念第19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第19-22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形式第20-22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标准第22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第22-25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内涵第24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原则第24-25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内在关联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研究区现状与数据处理第27-33页
   ·昌平区概况第27-28页
     ·基本概况第27页
     ·空间布局规划第27-28页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28-30页
     ·数据来源第28-29页
     ·预处理第29-30页
   ·农村居民点现状第30-32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第30-31页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聚类分析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第33-49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33-35页
     ·自然地理影响因素第33-34页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第34-35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第35-38页
     ·不同地形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5-36页
     ·不同公路交通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6-37页
     ·农村居民点沿河流分布状况第37页
     ·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7-38页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第38-42页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原则第38-39页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具体过程第39-40页
     ·单个指标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第40-42页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结果第42-44页
     ·山区地质灾害迁移型农村居民点第42-43页
     ·生态环境保留型农村居民点第43页
     ·城镇化发展型农村居民点第43-44页
     ·中心村规划型农村居民点第44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第44-48页
     ·逐步搬迁第45-46页
     ·保留复建和保留发展第46页
     ·集团式布局城镇化型第46-47页
     ·卫星式布局中心村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及实地验证第49-63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研究第49-53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的内涵第49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归纳第49-52页
     ·集约用地模式对比分析第52-53页
   ·典型村庄农村居民点实地调查第53-55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第53-54页
     ·农村居民点宅基地房屋布局规划第54-55页
     ·村民用地态度及经济状况第55页
   ·典型村庄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分析第55-57页
     ·农村居民点未利用地分析第55-56页
     ·农村宅基地建筑容积率分析第56-57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程度总结第57页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设计第57-61页
     ·山区分散集约用地模式第58-59页
     ·平原集中集约用地模式第59-60页
     ·交通带状集约用地模式第60-61页
   ·优化布局集约用地模式对应分析第61-62页
     ·布局分散集约第61页
     ·布局集中集约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主要成果与创新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公路用地集约性评价--以郑州市为例
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节约用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