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义视角下的税务管理目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创新点、重点、难点 | 第17-20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8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8-20页 |
2 税务管理:秩序、公平与正义 | 第20-45页 |
·概念界定与阐述 | 第20-26页 |
·税务管理 | 第20-21页 |
·秩序 | 第21-22页 |
·公平 | 第22-24页 |
·正义 | 第24-25页 |
·社会正义 | 第25-26页 |
·概念辨析 | 第26-35页 |
·公平与正义 | 第26-29页 |
·效率与公平 | 第29-32页 |
·效率与正义 | 第32-34页 |
·秩序、公平与正义 | 第34-35页 |
·税务管里中的正义 | 第35-44页 |
·观念依据 | 第35-41页 |
·理论依据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3 税务管理目标:传统与变迁 | 第45-54页 |
·国家与税务管理:从税收产生的本质谈起 | 第45-46页 |
·最初的税务管理目标:寻求秩序 | 第46-50页 |
·重估税务管理目标:现代意识的觉醒 | 第50-53页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第50页 |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4 税务管理制度目标变迁的中国语境 | 第54-84页 |
·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务管理目标 | 第54-55页 |
·经济转型期的税务管理困境 | 第55-62页 |
·目标方面 | 第55-57页 |
·征管制度方面 | 第57-62页 |
·经济转型期税务管理中的制度困境 | 第62-76页 |
·制度设计上 | 第62-74页 |
·制度运行上 | 第74-76页 |
·经济周期与税务管理 | 第76-83页 |
·通货紧缩与税务管理 | 第76-78页 |
·通货膨胀与税务管理 | 第78-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5 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中国之路 | 第84-94页 |
·近期:"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恰逢其时 | 第84-87页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税务管理目标的检讨 | 第84-85页 |
·制度安排 | 第85-87页 |
·中期:强调公平的税务管理目标 | 第87-93页 |
·原因与依据 | 第88页 |
·制度安排 | 第88-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6 中国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超越:走向正义 | 第94-118页 |
·超越理由:源于和谐的追求 | 第94页 |
·走向正义:税务管理目标及其制度设计的构想 | 第94-109页 |
·税收制度设计 | 第94-97页 |
·税务管理的措施设计 | 第97-109页 |
·走向正义:内部途径 | 第109-115页 |
·"以德治税":税务管理走向正义的必然选择 | 第110-112页 |
·"以德治税"的具体内容 | 第112-114页 |
·实现"以德治税"的具体途径 | 第114-115页 |
·走向正义:环境因素 | 第115-117页 |
·政治因素 | 第115-116页 |
·经济因素 | 第116页 |
·社会因素 | 第116页 |
·文化因素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118-126页 |
·结论 | 第118-119页 |
·思考 | 第119-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