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2 股指期货异地上市的情况 | 第15-21页 |
·新华富时 A50 指数及股指期货 | 第15-17页 |
·新华富时 A50 指数 | 第15-16页 |
·FTSE/Xinhua 中国 A50 指数期货 | 第16-17页 |
·新加坡交易所的其他异地股指期货 | 第17-18页 |
·我国股指期货异地上市现状 | 第18-21页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34页 |
·波动性研究相关模型 | 第21-25页 |
·一元 GARCH 模型 | 第21-23页 |
·GARCH模型的检验方法 | 第23-25页 |
·价格发现研究相关方法 | 第25-27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25-26页 |
·协整检验 | 第26-27页 |
·价格发现贡献率模型 | 第27-30页 |
·VAR 模型 | 第27-28页 |
·信息比例模型 | 第28页 |
·模型的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波动溢出性分析模型 | 第30-31页 |
·相关统计检验 | 第31-34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1-32页 |
·滞后阶数 k 的确定 | 第32-34页 |
4 异地指数期货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数据的准备和预处理 | 第34-37页 |
·描述性统计量 | 第34-35页 |
·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 | 第35页 |
·ARCH/GARCH 效应检验 | 第35-37页 |
·实证结果 | 第37-39页 |
·GARCH 模型和实证结果 | 第37-38页 |
·TGARCH 模型及其实证结果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5 异地指数期货对我国股市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 | 第40-50页 |
·数据的整理说明 | 第40-41页 |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0-41页 |
·数据的协整检验 | 第41页 |
·Granger 检验 | 第41-43页 |
·价格发现贡献率的比较 | 第43-47页 |
·信息比例模型检验 | 第45-46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6-47页 |
·高频数据的分析 | 第47-50页 |
·收益率的平稳性检验 | 第47-48页 |
·VAR 建模估计及检验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6 波动外溢性 | 第50-55页 |
·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及其现货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50-52页 |
·新华富时A50 指数期货和沪深300 指数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7 结论与启示 | 第55-58页 |
·实证结论 | 第55页 |
·启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