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儒林外史》文学语言的运作艺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緒論第13-35页
 第一節 前言第13-14页
 第二節 研究綜述第14-23页
   ·吳敬梓及其《儒林外史》第14-16页
   ·《儒林外史》研究歷史和现状第16-23页
 第三節 研究動機第23-26页
 第四節 研究範嚋第26-35页
第二章 語辭運作的藝術第35-88页
 第一節 色彩用詞第36-45页
   ·敷彩第37-41页
   ·表情第41-45页
 第二節 數字用詞第45-59页
   ·精確第46-50页
   ·模糊第50-59页
 第三節 方言用詞第59-69页
   ·刻畫人物第60-66页
   ·語境還原第66-69页
 第四節 典故用詞第69-77页
   ·直接用典第70-75页
   ·化用典故第75-77页
 第五節 創新用詞第77-88页
   ·泛化第78-80页
   ·借代第80-84页
   ·譬喻第84-86页
   ·委婉第86-88页
第三章 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第88-137页
 第一節 慳吝人物第88-98页
   ·古代小說中的慳吝人物形象第88-91页
   ·古今第一慳吝人: 嚴監生形象的塑造及其内涵第91-96页
   ·其他人物的慳吝性格刻畫第96-98页
 第二節 名士碩儒第98-109页
   ·由歷史人物到理想化身: 王冕形象的塑造第99-103页
   ·真儒、 名賢: 虞育德形象的塑造第103-106页
   ·新人、 奇士: 杜少卿形象的塑造第106-109页
 第三節 舉業中人第109-118页
   ·從落魄到富貴: 周進、 范進形象的塑造第110-113页
   ·庸中佼佼: 馬純上形象的塑造第113-115页
   ·文人的蛻化與變質: 匡超人形象的塑造第115-118页
 第四節 市井細民第118-126页
   ·勢利平民群像: 胡屠户等形象的塑造第118-121页
   ·善良平民群像: 鮑文卿等形象的塑造第121-123页
   ·市井奇人: "四客"形象的塑造第123-126页
 第五節 女性形象第126-137页
   ·可厭而又可悲的女性形象: 王太太與趙姨娘第126-130页
   ·禮教重壓下的女性形象: 魯小姐與王三第130-132页
   ·具有自我意識的女性形象: 沈瓊枝第132-137页
第四章 敍述手法的藝術第137-191页
 第一節 正筆直書第137-148页
   ·直接敍述, 自行展示第137-141页
   ·善用白描, 筆法簡練第141-145页
   ·插話評價, 表明看法第145-148页
 第二節 襯托對比第148-160页
   ·反筆側筆, 多方襯托第148-151页
   ·前後映帶, 對比見意第151-156页
   ·互相映發, 景人互見第156-160页
 第三節 行雲流水第160-173页
   ·相互聯接, 環環扣進第160-165页
   ·有主有次, 有詳有略第165-167页
   ·前後呼應, 伏筆千里第167-173页
 第四節 曲折回環第173-179页
   ·情節設置波折有致第173-177页
   ·情節運作回環反復第177-179页
 第五節 預敘插敍分敘第179-191页
   ·預敘第179-183页
   ·插敍第183-186页
   ·分叙第186-191页
第五章 諷刺的藝術第191-244页
 第一節 開門見山第192-205页
   ·通過直接貶斥, 對人物開門見山的諷刺第193-198页
   ·通過書中人物的觀察和評論, 進行開門見山的諷刺第198-203页
   ·通過形象描寫和對話描寫, 對人物開門見山的諷刺第203-205页
 第二節 避重就輕第205-216页
   ·避重就輕, 化大為小, 以小見大第205-209页
   ·避重就輕, 對正面人物, 以諷為勸第209-212页
   ·避重就輕, 為了緩和矛盾, 進一步刻畫人物和突出主題的需要第212-216页
 第三節 畫龍點睛第216-224页
   ·通過議論來點睛第216-219页
   ·通過細節描寫來點睛第219-222页
   ·通過環境描寫來點睛第222-224页
 第四節 兩相對照第224-232页
   ·相近的對照——周進與范進第224-226页
   ·相反的對照, 偽情畢露第226-228页
   ·前後對照, 揭示人物性格的善變和演變第228-232页
 第五節 側面烘托第232-242页
   ·通過周圍人物的交遊及言行來烘托主題第232-235页
   ·通過事件和環境的描寫來烘托主題第235-238页
   ·馬二先生的刻畫和描寫第238-242页
 第六節 結論第242-244页
第六章 結語第244-246页
參考文獻第246-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昂《增订中州全韵》研究
下一篇:《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