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章 《天下月刊》与上海近代英文报刊 | 第19-31页 |
第一节 世界网络与英文报刊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天下月刊》与英文报刊共同体 | 第22-31页 |
第二章 林语堂:越界文学旅行者的英文书写(1935-1936) | 第31-49页 |
第一节 双语写作者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文化译介者 | 第35-39页 |
第三节 比较文学学者 | 第39-44页 |
第四节 世界主义者 | 第44-49页 |
第三章 宁波佬与世界公民:超越东西的文学家吴经熊 | 第49-71页 |
第一节 奥德赛之旅 | 第49-52页 |
第二节 湮没的文学家身份 | 第52-57页 |
第三节 中西文学的翻译与研究 | 第57-64页 |
第四节 从“困惑的人”到“开放的心灵” | 第64-71页 |
第四章 温源宁与英国文学 | 第71-89页 |
第一节 “英国绅士”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 第71-73页 |
第二节 “了解一切”的T.S.艾略特 | 第73-76页 |
第三节 感伤的A·E·豪斯曼与神秘的A.E | 第76-81页 |
第四节 进入儿童世界的德勒迈尔 | 第81-84页 |
第五节 英国四诗人札记及余论 | 第84-89页 |
第五章 译介与想象:《天下月刊》与新文学 | 第89-121页 |
第一节 前三十年的中国文学英译概述(1900-1935) | 第90-92页 |
第二节 《天下月刊》的新文学译介图景 | 第92-112页 |
第三节 《天下月刊》与新文学传统 | 第112-121页 |
第六章 双重想象:“编年史”撰述与书评世界 | 第121-139页 |
第一节 “编年史”与国家民族想象 | 第121-127页 |
第二节 书评的世界性与汉学价值 | 第127-133页 |
第三节 西学与汉学的双重传播者 | 第133-1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9-145页 |
附录1 | 第145-181页 |
《天下月刊》目录汇总 | 第145-181页 |
附录2 | 第181-185页 |
上海英文报刊汇总:1822-1949 | 第181-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91-193页 |
致谢 | 第193-195页 |
个人简历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