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粒叶比的概念与作用 | 第8-9页 |
·粒叶比指标的表示方法 | 第9页 |
·粒叶比与经济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关系 | 第9-10页 |
·粒叶比的遗传特性 | 第10-11页 |
·不同粒叶比小麦群体发展动态与光合生理特性 | 第11-12页 |
·叶面积变化动态 | 第11页 |
·茎蘖消长动态 | 第11-12页 |
·不同粒叶比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 第12页 |
·群体冠层叶片衰老的生理特性 | 第12页 |
·花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 | 第12页 |
·高粒叶比小麦品种的株型及群体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高粒叶比小麦群体的籽粒与籽粒充实灌浆特性 | 第13页 |
2 引言 | 第13-14页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材料与种植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统计分析 | 第1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5-27页 |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粒叶比的差异分析 | 第15-19页 |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在密植条件下粒叶比的差异分析 | 第15-17页 |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在稀植条件下粒叶比的差异分析 | 第17-18页 |
·稀植与密植条件下粒叶比的差异分析 | 第18-19页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密植条件下粒叶比与其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19-21页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19-20页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与冠层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20-21页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 | 第21-24页 |
·密植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 | 第22-23页 |
·稀植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 | 第23-24页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值 | 第24-27页 |
·密植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值 | 第25-26页 |
·稀植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的表现值 | 第26-2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27-30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英文摘要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