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崇礼中山沟金矿成矿控矿构造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矿区概况 | 第9-12页 |
|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第9-10页 |
| ·矿区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19页 |
| ·区域地层 | 第16-17页 |
| ·区域构造 | 第17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17-18页 |
| ·区域矿产 | 第18-19页 |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19-25页 |
| ·地层 | 第19-20页 |
| ·构造 | 第20页 |
| ·岩浆岩 | 第20-23页 |
| ·围岩蚀变 | 第23-25页 |
| 第4章 矿体地质特征 | 第25-34页 |
| ·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 第25-28页 |
| ·矿石质量特征 | 第28-31页 |
| ·矿石类型 | 第31-33页 |
| ·矿体围岩及夹石情况 | 第33页 |
| ·矿物共生组合 | 第33-34页 |
| 第5章 成矿物质来源 | 第34-41页 |
| ·稳定同位素的特征 | 第34-38页 |
| ·铅同位素的特征 | 第34-35页 |
| ·氢、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36页 |
| ·碳同位素特征 | 第36-37页 |
| ·硫同位素的特征 | 第37-38页 |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8-40页 |
| ·稀土元素组成 | 第40-41页 |
| 第6章 矿床成矿控矿构造 | 第41-63页 |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41-44页 |
| ·褶皱构造特征 | 第41-42页 |
| ·断裂构造特征 | 第42-43页 |
| ·含金矿化蚀变构造带特征 | 第43-44页 |
| ·张宣幔枝构造的特征 | 第44-45页 |
| ·张宣幔枝构造与研究区断裂构造的关系 | 第45-51页 |
| ·幔枝构造与崇礼-赤城断裂构造的关系 | 第45-47页 |
| ·崇礼-赤城断裂与矿区断裂构造的关系 | 第47-50页 |
| ·区域构造演化史 | 第50-51页 |
| ·主要构造及其作用分析 | 第51-58页 |
| ·导矿构造 | 第51页 |
| ·成矿控矿构造 | 第51-53页 |
| ·容矿构造 | 第53页 |
| ·矿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 第53-58页 |
| ·张宣幔枝构造的成矿控矿作用 | 第58-63页 |
| 第7章 成矿预测 | 第63-65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