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第13-14页 |
·镁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 第14页 |
·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4-15页 |
·镁基复合材料的组成及界面反应 | 第15-16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蠕变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蠕变实验研究 | 第18-21页 |
·蠕变有限元分析 | 第21-23页 |
·AZ91 镁合金的抗高温蠕变变形的强化途径 | 第23-27页 |
·AZ91 镁合金抗高温蠕变性能设计依据 | 第23-24页 |
·AZ91 镁合金的微合金化 | 第24-25页 |
·AZ91 镁合金的弥散强化及其复合材料强化 | 第25-27页 |
·固溶体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 第27-28页 |
·镁基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组织分析 | 第33-38页 |
·引言 | 第33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33页 |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35页 |
·硅酸铝短纤维的晶化处理 | 第34页 |
·预制体的制作 | 第34页 |
·AZ91D 合金的熔化 | 第34-35页 |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 复合材料的挤压浸渗 | 第35页 |
·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35页 |
·AZ91D 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复合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实验分析 | 第38-64页 |
·引言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AZ91D 基体的高温蠕变曲线分析 | 第38-43页 |
·25% Al_20_3 Si0_2/AZ91D 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曲线分析 | 第43-45页 |
·最小稳态蠕变速率的确定 | 第45页 |
·蠕变表观应力指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蠕变门槛应力和真应力指数的确定 | 第46-48页 |
·复合材料的载荷转移因子与蠕变有效应力 | 第48-53页 |
·蠕变激活能的确定 | 第53-55页 |
·蠕变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55-57页 |
·蠕变实验数据拟合结果与蠕变本构方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纤维体积分数对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 第64-85页 |
·引言 | 第64页 |
·实验方案 | 第6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83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高温蠕变曲线的影响 | 第64-69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最小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第69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蠕变表观应力指数的影响 | 第69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蠕变门槛应力和真应力指数的影响 | 第69-76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载荷转移因子的影响 | 第76-80页 |
·纤维体积分数对蠕变激活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不同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稳态蠕变速率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 第85-99页 |
·引言 | 第8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85-86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6-98页 |
·沿纤维长度方向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 第87-93页 |
·界面厚度对纤维最大轴应力和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第93页 |
·界面模量对纤维最大轴应力和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第93-95页 |
·外加载荷对纤维最大轴应力和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第95-96页 |
·短纤维位向对纤维最大轴应力和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复合材料蠕变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99-117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蠕变门槛应力来源及影响因素 | 第100-107页 |
·硅酸铝短纤维增强体的蠕变强化机制 | 第107-109页 |
·位错越过第二相的蠕变机制 | 第109-111页 |
·AZ91D 基体及AL_20_3 SI10_(2(SF))/AZ91D 复合材料的蠕变机理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第117-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附件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