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移动互联时代的介绍及其特征 | 第8页 |
| ·智能手持设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9页 |
| ·移动互联时代对智能手持设备的影响 | 第9-10页 |
| ·国内外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10-14页 |
| ·社交网络概述 | 第10页 |
| ·社交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 第10-12页 |
| ·SNS 与智能系统手持设备的结合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12-13页 |
| ·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5-17页 |
| ·SNS 与智能系统手持设备深度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第15页 |
| ·选择通讯录作为SNS 模式整合对象的优势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SNS 概念的整合通讯界面交互要素分析 | 第18-38页 |
| ·社交服务及智能手持设备用户属性研究 | 第19-21页 |
| ·应用模糊聚类的研究方法量化用户社交需求 | 第21-29页 |
| ·模糊聚类算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由现有社交网络的表层与潜层功能分析用户社交需求 | 第22-25页 |
| ·SNS 类型界面对用户情感需求的满足度进行评估 | 第25-27页 |
| ·手持设备SNS 界面设计元素分解 | 第27-28页 |
| ·有效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设计元素评估 | 第28页 |
| ·应用模糊聚类得出结论 | 第28-2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对现有整合通讯界面的样本研究 | 第30-35页 |
| ·整合通讯界面样本设计元素分解 | 第30-34页 |
| ·不同设计元素用户满意度的问卷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 ·界面元素设计需求研究 | 第35-37页 |
| ·界面功能需求 | 第35-37页 |
| ·界面交互需求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SNS 模式整合通讯界面交互设计 | 第38-45页 |
| ·基于用户为中心与创新性原则的设计目标 | 第38页 |
| ·创新交互的研究思路 | 第38-43页 |
| ·智能手持设备的交互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 ·移动互联时代“通讯”概念与功能的变化分析 | 第39-40页 |
| ·传统整合通讯界面的基本结构 | 第40-41页 |
| ·传统通讯界面的缺点及改进交互方案 | 第41-42页 |
| ·在用户现有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整合SNS 概念 | 第42-43页 |
| ·创新型SNS 模式整合通讯界面的功能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SNS 模式整合通讯界面交互原型设计 | 第45-54页 |
| ·交互界面的低保真交互原型 | 第45-49页 |
| ·交互界面的框架图 | 第45-48页 |
| ·分组功能的交互说明 | 第48页 |
| ·通讯录首页细节说明 | 第48-49页 |
| ·陌生联系人推送界面说明 | 第49页 |
| ·交互界面的视觉设计 | 第49-51页 |
| ·界面原型的可用性测试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