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10页 |
1 引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2-14页 |
·软预算约束 | 第12页 |
·产权改革 | 第12-13页 |
·银行风险行为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研究难点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公司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风险行为综述 | 第18-26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8-21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产权形式与公司治理 | 第19-20页 |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和价值 | 第20-21页 |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 | 第21-23页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动机 | 第21-22页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路径 | 第22-23页 |
·外部投资者的引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第23页 |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 | 第23-25页 |
·风险倾向一般性 | 第23-24页 |
·风险倾向特殊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 | 第26-34页 |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6-29页 |
·从多元整合为统一(1949年-1978年) | 第26页 |
·由统一到多元的过渡(1979年-1984年) | 第26-27页 |
·中央体系内国家专业银行(1985年-1993年) | 第27页 |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4年-2003年) | 第27页 |
·由统一到多元的过渡(2004年-现在) | 第27-29页 |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第29-31页 |
·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 | 第29-30页 |
·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第30-31页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实施 | 第31-33页 |
·消化历史包袱 | 第31-32页 |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 第32-33页 |
·接受市场检验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风险行为变化的实证分析 | 第34-47页 |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指标选取依据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页 |
·模型、方法和解释变量 | 第35-39页 |
·模型和方法 | 第35-36页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6-38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关于银行风险的单变量T检验分析 | 第39-41页 |
·实证检验的回归结果 | 第41-45页 |
·回归结果 | 第41-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回归结果稳健性说明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风险行为变化的内在机制 | 第47-53页 |
·产权的视角 | 第47-48页 |
·公司治理的视角 | 第48-50页 |
·行为金融的视角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页 |
·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