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关于风险社会的理论 | 第10-11页 |
·关于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技术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08 年中国南方雪灾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技术—社会”系统视域下的风险分析 | 第19-29页 |
·研究的理论前提和概念框架建构 | 第19-23页 |
·技术风险是现代风险社会的本质 | 第19-21页 |
·技术风险的载体——“技术—社会”系统 | 第21-23页 |
·“技术—社会”各子系统对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23-27页 |
·技术实体内生的风险 | 第23-24页 |
·技术制度建构的风险 | 第24-25页 |
·文化和心理因素对风险的放大 | 第25-27页 |
·基础设施的风险问题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2008 年雪灾基础设施技术风险的个案分析 | 第29-36页 |
·基础设施是典型的“技术—社会”系统 | 第29-30页 |
·雪灾中技术实体内生的系统性风险 | 第30-31页 |
·技术制度系统建构的脆弱性风险 | 第31-33页 |
·技术文化心理系统放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视域转换与风险规避 | 第36-43页 |
·技术风险的认知转向 | 第36-38页 |
·技术风险规避的内在逻辑:从利益分享到风险分担 | 第38-40页 |
·社会宏观层次建构技术责任伦理 | 第38-39页 |
·个体微观层次构建本体性安全 | 第39-40页 |
·风险规避的外部机制—技术制度系统的多元化动态治理 | 第40-41页 |
·风险规避的未来—技术实体系统的转型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