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生理学论文--血液与循环生理论文

复杂心室组织电生理建模与心肌缺血折返波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及创新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实验环境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本文的实验环境第14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电生理仿真背景知识介绍第15-28页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第15-20页
     ·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第15-16页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第16-18页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第18-20页
   ·电生理模型第20-26页
     ·单细胞模型第20-24页
     ·兴奋传导模型第24-26页
   ·心脏电生理仿真简介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左心室电生理建模第28-40页
   ·细胞模型的选择第28-29页
   ·左心室切片模型的建立第29-32页
     ·左心室数据的提取第29-30页
     ·心内膜到心外膜分层第30-32页
   ·所用的数值解决方法第32-37页
     ·跨膜电位的计算方法第32-35页
     ·门控变量的计算方法第35-37页
   ·仿真结果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心肌缺血折返波仿真第40-53页
   ·缺血心肌的细胞电生理第40-43页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第40-41页
     ·静息电位第41页
     ·动作电位第41-42页
     ·传导速度第42-43页
   ·折返波仿真及其结果第43-44页
     ·激发折返波的方法第43-44页
     ·折返波仿真结果第44页
   ·心肌缺血仿真及讨论第44-52页
     ·缺血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缺血程度对折返波的影响及讨论第46-49页
     ·缺血面积对折返波的影响及讨论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R-Ras与C3G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