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4页 |
·天然气转化利用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天然气(甲烷)转化制合成气化工利用的主要途径 | 第10-13页 |
·CO_2和天然气共同转化的途径 | 第13-14页 |
·甲烷催化转化为合成气的主要途径 | 第14-18页 |
·甲烷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气 | 第14-15页 |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 第15-17页 |
·甲烷自热重整反应制合成气 | 第17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 第17-18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现状 | 第18-31页 |
·甲烷活化的研究 | 第19页 |
·二氧化碳的研究 | 第19-20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 | 第20-27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催化剂的积碳研究 | 第27-29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29-31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目标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4页 |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及研究方法 | 第44-49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页 |
·催化剂表征测试手段 | 第45-46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 第45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UV-Vis)表征 | 第45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45页 |
·差热及热失重(DTA-TGA)分析 | 第45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分析 | 第45页 |
·扫描电镜(SEM)表征 | 第45-46页 |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46页 |
·金属分散度测量(H_2 吸附) | 第46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活性评价及产物分析 | 第46-49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装置 | 第46-47页 |
·反应活性评价 | 第47-48页 |
·反应物及产物分析 | 第48-49页 |
第三章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49-57页 |
·引言 | 第49页 |
·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反应体系的确立 | 第49-50页 |
·各反应热力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50-52页 |
·二氧化碳甲烷重整主要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 第52-54页 |
·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下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热力学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六铝酸盐催化剂LaNi_xAl_(11)O_(19-δ)的结构特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57-87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82页 |
·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 第58-59页 |
·Ni 调变对LaNi_xAl_(11)O_(19-δ)催化剂晶相结构及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 第59-64页 |
·LaNiAl_(11)O_(19-δ)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 | 第64-73页 |
·LaNiAl_(11)O_(19-δ)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73-78页 |
·计算分析在LaNiAl_(11)O_(19-δ)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模型 | 第78-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五章 Pr 取代La 的La_(1-x)Pr_xNiAl_(11)O_(19-δ)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 第87-107页 |
·引言 | 第87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7-8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8-104页 |
·Pr 的调变对六铝酸盐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88-98页 |
·Pr 的掺入对六铝酸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8-100页 |
·反应后La_(1-x)Pr_xNiAl_(11)O_(19-δ)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00-102页 |
·La_(0.8)Pr_(0.2)NiAl_(11)O_(19-δ)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102-103页 |
·反应后La_(0.8)Pr_(0.2)NiAl_(11)O_(19-δ)的TEM 表征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其它稀土金属取代 La 的 La_(0.8)A_(0.2)NiAl_(11)O_(19-δ)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 第107-126页 |
·引言 | 第107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7-10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8-124页 |
·各稀土族金属调变对六铝酸盐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108-114页 |
·各稀土族金属调变对该催化剂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反应后Pr 或Ce 调变的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 | 第117-123页 |
·稀土金属A 位调变的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6页 |
第七章 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积碳研究 | 第126-155页 |
·引言 | 第126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126-127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积碳的热力学分析 | 第127-130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中积碳消碳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127-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130-151页 |
·LaNiAl_(11)O_(19-δ)上积碳物种反应活性的研究 | 第130-137页 |
·晶相结构中Ni 的调变对催化剂表面积碳物种反应活性的研究 | 第137-140页 |
·LaNiAl_(11)O_(19-δ)上积碳消碳研究 | 第140-145页 |
·不同稀土金属A 位调变对催化剂表面积碳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反应后La_(0.8)Pr_(0.2)NiAl_(11)O_(19-δ)催化剂的积碳研究 | 第146-150页 |
·甲烷脉冲实验 | 第150-151页 |
·六铝酸盐催化剂表面CH_4-CO_2 重整反应的积碳消碳机理. | 第151页 |
·结论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5页 |
作者简历 | 第15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中文摘要 | 第158-161页 |
Abstract | 第161-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