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变迁与延伸--长沙花鼓戏班生存空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6页
   ·研究缘起第8-9页
   ·相关研究回顾第9-12页
     ·文献回顾第9-11页
     ·相关文献述评第11-12页
   ·理论支持与研究方法第12-16页
     ·理论支持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空间的变迁:长沙花鼓戏班发展历程第16-21页
   ·建国前长沙花鼓戏班的产生与发展第16-17页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花鼓戏班的发展第17-18页
   ·改革开放后的戏班发展第18-19页
   ·戏班生存空间变迁的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空间的嵌入:戏班的诞生与发展第21-36页
   ·空间的转换:国营戏团解体第21-22页
   ·入场:戏班的诞生第22-27页
     ·戏班的组建第22-24页
     ·入场后面临的排斥第24-27页
   ·营场第27-33页
     ·内部努力:戏班的运作第27-31页
     ·营场之外部努力第31-32页
     ·营场之其他场域关系第32-33页
     ·小结第33页
   ·退场第33-36页
第四章 空间与自我认同第36-43页
   ·日常生活:自我认同的实践逻辑第36-38页
   ·外在权威系统:自我认同的指导规范第38-40页
     ·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区隔第38-39页
     ·戏班管理政策缺失带来的焦虑第39-40页
   ·社会变迁:自我认同形成的动力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空间的拓展:民间花鼓戏班路在何方第43-47页
   ·对戏班生存空间现状的分析与解读第43-44页
   ·戏班未来的生存空间第44-47页
     ·户籍制度改革第44-45页
     ·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政策扶持第45-46页
     ·一定的市场为花鼓戏班的生存提供可能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基因算法在表面界面问题的应用
下一篇:异曲同工显民族特色--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影片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