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电网参数综合监测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2 电网参数测量原理 | 第13-30页 |
| ·基本电量参数测量算法 | 第13-16页 |
| ·电流、电压有效值 | 第13-14页 |
| ·有功功率测量算法 | 第14页 |
| ·无功功率测量算法 | 第14-15页 |
| ·视在功率测量算法 | 第15页 |
| ·功率因数测量算法 | 第15-16页 |
|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 第16页 |
| ·零序电流 | 第16页 |
| ·电网谐波测量原理 | 第16-23页 |
| ·电网谐波的主要测量方法 | 第17-18页 |
| ·傅立叶变换原理 | 第18-23页 |
| ·FFT 和DFT 的运算量比较 | 第23-24页 |
| ·谐波信号误差分析 | 第24-25页 |
| ·混叠误差 | 第24页 |
| ·栅栏效应 | 第24-25页 |
| ·频谱泄漏 | 第25页 |
| ·窗函数的选择 | 第25-28页 |
| ·基于DDS 算法原理的同步采样方法 | 第28-29页 |
| ·电网谐波主要参数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电网监测仪的硬件设计 | 第30-49页 |
| ·开关电源的设计 | 第30-35页 |
| ·LPC2132 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 ·微处理器LPC2132 | 第35-36页 |
| ·时钟电路的设计 | 第36-37页 |
|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37-38页 |
| ·电网信号检测及调理模块 | 第38-44页 |
| ·电流采集、调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页 |
| ·电压采集、调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39页 |
| ·抗混叠滤波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 ·测频模块的设计 | 第41-44页 |
| ·监测仪与上位机通信模块 | 第44-48页 |
| ·RS-485 总线标准 | 第44-46页 |
| ·CAN 总线 | 第46-48页 |
| ·电网控制部分电路 | 第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60页 |
| ·软件开发流程与原则 | 第49-51页 |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49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49-51页 |
| ·监测仪主程序及流程图 | 第51-55页 |
| ·系统初始化 | 第51页 |
| ·数据采集流程图 | 第51-54页 |
| ·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54-55页 |
| ·系统通信软件设计 | 第55页 |
| ·电网监测仪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5-59页 |
| ·Lab Windows/CVI 软件介绍 | 第55-56页 |
| ·电网参数监测界面的设计 | 第56-57页 |
| ·多线程的应用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5 监测仪性能实验与结果 | 第60-65页 |
| ·开关电源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 ·监测仪性能测试 | 第61-64页 |
| ·相电压测试 | 第61-62页 |
| ·电流测试 | 第62页 |
| ·频率测试 | 第62页 |
| ·谐波测试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6 结论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