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协作MIMO多中继系统的预编码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第12-13页
   ·预编码技术第13-14页
   ·协作中继系统第14-15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点对点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第17-28页
   ·系统模型第17-18页
   ·预编码技术介绍第18-27页
     ·迫零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及预编码第18-21页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预编码第21-23页
     ·串行干扰消除检测与QR分解技术第23-27页
       ·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第23-24页
       ·QR分解第24-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单目标节点协作多中继预编码第28-44页
   ·协作中继系统的预编码分类第28-30页
     ·单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第28-29页
     ·多中继节点的预编码第29页
     ·时域预编码第29-30页
   ·协作多中继系统的单用户预编码第30-42页
     ·系统模型第30-31页
     ·放大转发及中继预均衡第31-35页
       ·放大转发中继第31-32页
       ·中继节点预均衡第32-33页
       ·仿真分析第33-35页
     ·双向QR分解中继第35-38页
       ·双向QR分解中继的技术原理第35-36页
       ·仿真分析第36-38页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QR分解中继第38-42页
       ·应用原理第38-40页
       ·仿真分析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多目标节点协作多中继预编码第44-64页
   ·单源节点协作多中继预编码第44-55页
     ·系统模型第44-46页
     ·预编码方案第46-51页
       ·迫零中继第46-47页
       ·块对角化处理第47-50页
       ·迫零与块对角化方法的结合第50-51页
     ·仿真分析第51-55页
   ·多源节点多目标节点协作多中继预编码第55-62页
     ·系统模型第55-57页
     ·中继预编码方案第57-60页
     ·仿真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自适应编码传输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TD-SCDMA系统中单载波均衡的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