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通信系统层二交换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论文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9-11页
第二章 层二交换硬件平台及软件系统结构第11-15页
   ·GSM 基站子系统系统框架第11-12页
   ·层二交换系统的硬件平台第12-13页
   ·软件系统结构第13-15页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第13-14页
     ·驱动程序结构第14-15页
第三章 层二交换关键技术协议分析第15-35页
   ·层二交换的原理及特点第15-17页
   ·VLAN 技术第17-22页
   ·优先级管理技术第22-26页
     ·优先级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2-25页
     ·IEEE802.1p 优先级管理第25-26页
   ·组播支持技术第26-29页
     ·组播技术简介第26-27页
     ·两种组播协议分析第27-29页
   ·生成树技术第29-32页
     ·生成树协议简介第30-31页
     ·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第31-32页
   ·链路聚合和端口镜像技术第32-33页
   ·速率控制技术第33-35页
第四章 层二交换模块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第35-51页
   ·交换模块的输入输出及初始化第35-37页
     ·MDIO 接口第35-37页
     ·交换模块的初始化第37页
   ·访问ARL 表第37-41页
   ·IEEE 802.1Q VLAN 的设计第41-44页
     ·VLAN 架构第41-42页
     ·VLAN 的实现第42-43页
     ·VLAN 规则下层二交换报文的处理流程第43-44页
   ·QoS 机制第44-46页
     ·硬件支持第44-45页
     ·QoS 方案设计第45-46页
   ·组播控制协议的支持第46-47页
   ·生成树协议的支持第47页
   ·链路聚合的实现第47-48页
   ·端口镜像的实现第48-49页
   ·速率控制设计第49-51页
     ·硬件支持第49页
     ·速率控制的实现第49-51页
第五章 层二交换功能测试第51-55页
   ·测试目的第51页
   ·测试环境第51页
   ·测试内容及结论第51-5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MR高层协议转发模式仿真以及协议性能研究
下一篇:MIMO-OFDM系统下的信道估计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