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过程及其生物量对高硝氮水体氮素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植物材料 | 第11页 |
·培养液 | 第11-12页 |
·底泥 | 第12页 |
·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2-14页 |
·水质指标及监测方法 | 第12页 |
·黑藻植物体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2页 |
·底泥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2-1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章 黑藻分解过程及其碳氮变化的动力学特征 | 第14-19页 |
·引言 | 第14页 |
·实验设计 | 第14页 |
·结果 | 第14-17页 |
·黑藻生物量腐解过程 | 第14-15页 |
·黑藻中w(有机碳)、w(总氮)以及C/N的变化 | 第15-1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四章 黑藻腐解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结果 | 第19-21页 |
·温度对黑藻分解速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周围营养盐状况对黑藻分解速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五章 不同生物量条件下黑藻腐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第22-26页 |
·引言 | 第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5页 |
·水体pH及DO的变化 | 第22-23页 |
·水体ρ(氨氮)的变化 | 第23-24页 |
·水体外观的变化 | 第24-2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六章 腐解黑藻生物量对高硝氮水体氮素的影响研究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结果 | 第26-33页 |
·水体TOC、氨氮、硝氮以及Eh的变化 | 第26-31页 |
·植物内有机碳以及总氮的释放量 | 第31-32页 |
·底泥w(有机碳)以及w(总氮)的变化 | 第32-3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3-37页 |
·黑藻腐解生物量对水体氮的影响 | 第33-35页 |
·黑藻腐解对水体碳氮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黑藻腐解生物量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38页 |
·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