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面向方面程序语言 | 第13-22页 |
·面向方面程序语言概述 | 第13-18页 |
·程序语言的演化 | 第13页 |
·横切关注点问题 | 第13-15页 |
·AOP 语言分析 | 第15-16页 |
·应用编织实现面向方面程序的编译 | 第16-18页 |
·并行编译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AspectJ | 第19-21页 |
·AspectJ 简介 | 第19页 |
·AspectJ 语言机制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面向方面程序并行化的基本问题 | 第22-37页 |
·面向方面程序并行化简介 | 第22-24页 |
·面向方面程序并行化的分类 | 第24-27页 |
·方面程序间的并行 | 第24-25页 |
·方面程序与基程序间的并行 | 第25-26页 |
·基程序并行 | 第26-27页 |
·多核多线程机制的分层结构 | 第27-29页 |
·面向方面程序并行化的解决途径 | 第29-35页 |
·面向对象程序的并行化方法 | 第29-31页 |
·面向方面程序的并行化方法 | 第31-32页 |
·扩展编译器实现并行 | 第32-35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面向方面程序并行化策略 | 第37-46页 |
·方面程序间的并行 | 第37-41页 |
·方面程序间并行简介 | 第37-38页 |
·可交换advice | 第38-39页 |
·advice 可交换性检测算法 | 第39-40页 |
·方面程序间并行化的分析与解决 | 第40-41页 |
·方面程序与基程序间的并行 | 第41-44页 |
·方面程序与基程序并行简介 | 第41-42页 |
·advice 与基程序的不同执行顺序关系的并行策略 | 第42-43页 |
·自动并行转换技术 | 第43-44页 |
·基程序的并行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工具设计和实现及案例分析 | 第46-56页 |
·ABC 编译器简介 | 第46-48页 |
·工具设计和实现 | 第48-53页 |
·编译指导指令 | 第48-50页 |
·并行编译框架 | 第50-52页 |
·运行时库 | 第52-53页 |
·案例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6页 |
·不足和将来的工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