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热熔胶、压敏胶及热熔压敏胶市场分析和应用概况 | 第9-12页 |
·热熔胶市场分析及应用概况 | 第9-11页 |
·压敏胶简介及应用概况 | 第11页 |
·热熔压敏胶市场分析及在卫生基材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热熔压敏胶主要成分简述 | 第12-17页 |
·热塑性弹性体 | 第13-14页 |
·增粘树脂 | 第14-15页 |
·增塑剂 | 第15-16页 |
·抗氧剂 | 第16页 |
·其它添加剂 | 第16-17页 |
·热熔压敏的胶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环氧化改性研究 | 第17页 |
·氢化改性研究 | 第17-18页 |
·辐射固化型 SBS/SIS 热熔压敏胶 | 第18页 |
·接枝改性 | 第18-19页 |
·共混改性 | 第19页 |
·低温型热熔压敏胶 | 第19-20页 |
·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应用和前景状况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增粘树脂差异性研究及热熔压敏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 第2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实验原料 | 第23-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操作工艺 | 第25页 |
·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43页 |
·检测基材与涂布厚度的剥离强度规律性探讨 | 第27-28页 |
·不同类型松香树脂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不同类型萜烯树脂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类型石油树脂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30-32页 |
·增粘树脂对热熔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增粘树脂 FT-IR 鉴别分析 | 第32-34页 |
·增粘树脂软化点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抗氧化萜烯树脂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大类增粘树脂对热熔压敏胶的综合影响评价 | 第37-38页 |
·热塑性弹性体 SBS 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38-40页 |
·市场上常用热塑性弹性体 SBS 在热熔压敏胶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弹性体 SBS(YH-792)用量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增塑剂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0-41页 |
·市场上常用增塑剂在热熔压敏胶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增塑剂环烷油(4010)用量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抗氧剂对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低使用温度热熔压敏胶的研制及影响因素探讨 | 第44-60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实验原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操作工艺 | 第45页 |
·检测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石蜡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6-47页 |
·聚乙烯-丙烯酸丁酯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7-48页 |
·热塑性弹性体 SIS 中苯乙烯含量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8-49页 |
·SIS 与 SBS 共混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49-50页 |
·芳香族-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物性比较及光谱表征 | 第50-53页 |
·芳香族-脂肪族共聚树脂的物性比较及选用原则 | 第50-51页 |
·芳香族-脂肪族共聚树脂 FT-IR 鉴别分析 | 第51-53页 |
·高软化点芳香族树脂(≥120℃)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3-56页 |
·萜烯酚树脂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3-54页 |
·萜烯酚树脂(TSR-901)与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SA-120)共混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4-56页 |
·中软化点芳香族树脂(80~110℃)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6-59页 |
·萜烯-苯乙烯树脂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共聚树脂(ST-080)与萜烯-苯乙烯树脂(MST- 100)共混对低温型热熔压敏胶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一次性卫生用品用热熔压敏胶的中试与应用 | 第60-64页 |
·卫生用品用热熔压敏胶工业生产 | 第60-61页 |
·中试生产工艺 | 第60页 |
·中试工艺设备及流程示意图 | 第60-61页 |
·工业热熔压敏胶产品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61页 |
·卫生用品性能评价与比较 | 第61-64页 |
·分析检测 | 第62页 |
·卫生用品应用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详细摘要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