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9页 |
| ·脱硫概述 | 第13-3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加氢深度脱硫技术 | 第14-17页 |
| ·非加氢深度脱硫技术 | 第17-33页 |
| ·十聚钨酸盐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 ·论文工作设想 | 第37-39页 |
| 第二章 十聚钨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 ·试剂 | 第39-40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40页 |
| ·[Bmim]Cl和[Omim]Cl的合成 | 第40页 |
| ·十聚钨酸盐催化剂的合成 | 第40-43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62页 |
| ·[Bmim]Cl和[Omim]Cl的红外表征 | 第43-44页 |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44-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三章 十聚钨酸长碳链季铵盐催化H_2O_2氧化脱硫 | 第63-7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 ·试剂 | 第63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63页 |
| ·模拟油品的配制 | 第63-64页 |
| ·催化氧化脱硫实验 | 第64页 |
| ·氧化后的油品萃取实验 | 第64页 |
| ·真实柴油的氧化脱硫 | 第64页 |
| ·油品定量分析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 ·不同催化剂的脱硫活性考察 | 第65-66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6-68页 |
| ·催化体系的循环使用 | 第68-69页 |
| ·不同含硫底物的脱除效果 | 第69-70页 |
| ·DMF萃取实验 | 第70-71页 |
| ·真实柴油的氧化脱硫 | 第71-72页 |
| ·反应机理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四章 离子液体中十聚钨酸盐催化H_2O_2氧化脱硫 | 第75-85页 |
|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 ·试剂 | 第75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75-76页 |
| ·模拟油品的配制 | 第76页 |
| ·脱硫实验操作 | 第76页 |
| ·油品定量分析 | 第76页 |
|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3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7-79页 |
| ·十聚钨酸四丁基铵/IL体系的循环实验 | 第79-80页 |
| ·不同催化剂的脱硫活性考察 | 第80-81页 |
| ·不同含硫底物的脱除效果 | 第81-82页 |
| ·反应机理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101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1-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