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法理视野中的市民社会及其在中国的建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7-10页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7-8页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8-10页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0-11页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0-11页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1页
   ·选题的基本内容第11-12页
     ·主要思想第11-12页
     ·重点和难点第12页
     ·创新之处第12页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市民社会的理论变迁第14-20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融合第14-15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第15-17页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理论的批判与超越第17页
   ·当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发展的新范型第17-19页
   ·市民社会研究的法理向度第19-20页
第三章 法律秩序与市民社会第20-23页
   ·法律秩序概说第20页
   ·市民社会对法律秩序的必然诉求第20-23页
第四章 法的基本价值与市民社会第23-30页
   ·自由——市民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第23-25页
     ·自由释义第23-24页
     ·从自由价值看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第24-25页
   ·人权——市民社会的人本基点第25-27页
     ·人权的价值第25-26页
     ·市民社会中几种重要人权的彰显第26-27页
   ·高效——市民社会的优势所在第27-30页
     ·效率概述第27-28页
     ·市民社会中高效的实现机制第28-30页
第五章 法的核心范畴与市民社会第30-34页
   ·法的核心范畴:权力与权利第30-31页
   ·市民社会条件下权力与权利的合理定位与界分第31-32页
   ·国家权力与市民社会权利的良性互动第32-34页
第六章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法理维度第34-39页
   ·落实宪法有关公民基本自由与权利的保障第34-35页
   ·对培育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的私有财产权相关法律的检讨与进一步修订设想第35-36页
   ·确认社会团体合法性并扶植它们进一步发展第36-37页
   ·在授予国家、特别是政府权力的相关法律中提出明确的限权要求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研究
下一篇: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