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7页 |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7-8页 |
| ·生物制氢概况 | 第8-9页 |
| ·产氢生物介绍 | 第8页 |
| ·生物制氢的种类 | 第8-9页 |
| ·厌氧发酵产氢的机理及发酵类型 | 第9-15页 |
| ·丁酸型发酵(butyric acid-type fermentation)产氢 | 第10-11页 |
| ·丙酸型发酵(propionic acid-type fermentation)产氢 | 第11-12页 |
| ·乙醇型发酵(ethanol-type fermentation)产氢 | 第12-13页 |
| ·厌氧发酵产氢的主要影响条件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 ·预处理方法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 第17-19页 |
| ·实验装置 | 第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7-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 ·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条件优化及其对脱氢酶活性影响 | 第19-20页 |
| ·实验装置 | 第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 ·对反应体系中促进产氢作用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0-23页 |
| ·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20-21页 |
| ·菌种筛选 | 第21-22页 |
| ·菌种鉴定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3-43页 |
| ·预处理方法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 第23-29页 |
| ·热处理法 | 第23-26页 |
| ·微波处理法 | 第26-27页 |
| ·甲烷抑制剂法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页 |
| ·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条件优化及其对脱氢酶活性影响 | 第29-39页 |
| ·反应温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初始pH 值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C/N 比值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Ni~(2+)、Fe~(2+)、Mg~(2+)三种金属离子对厌氧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对反应体系中促进产氢作用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9-43页 |
| ·微生物筛选纯化结果 | 第39页 |
| ·菌种筛选 | 第39-40页 |
| ·菌种的16s rDNA 鉴定及分析 | 第40-42页 |
| ·小节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3-4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 ·展望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