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四种彩叶玉簪的栽培生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8页
        1.2.1 玉簪属命名简史、基本形态特征和物候期规律第14-15页
        1.2.2 彩叶玉簪栽培生理特性和品种应用特性的研究第15-17页
        1.2.3 彩叶玉簪的繁育和推广第17页
        1.2.4 玉簪属植物在城市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第17页
        1.2.5 总结与展望第17-18页
    1.3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的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4 彩叶玉簪栽培生理研究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和观赏特性的影响第20-41页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第20-21页
    2.2 试验方法第21-23页
        2.2.1 彩叶玉簪遮荫处理第21页
        2.2.2 彩叶玉簪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1页
        2.2.3 彩叶玉簪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第21-22页
        2.2.4 彩叶玉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测定第22页
        2.2.5 彩叶玉簪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22页
        2.2.6 彩叶玉簪生物量的测定第22-23页
        2.2.7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四种彩叶玉簪生长情况的观察第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2.3.1 不同光照强度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状况的影响第23-25页
        2.3.2 不同光照强度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5-27页
        2.3.3 不同光照强度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第27-29页
        2.3.4 不同光照强度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9-31页
        2.3.5 不同光强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生物量的影响第31-33页
        2.3.6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四种彩叶玉簪生长情况的观察第33-37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7-41页
        2.4.1 小结第37-38页
        2.4.2 讨论第38-41页
第三章 不同氮、磷、钾元素比例的施肥处理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特性和观赏性状的影响第41-66页
    3.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第41-42页
    3.2 试验方法第42-44页
        3.2.1 施肥处理第42页
        3.2.2 四种彩叶玉簪观赏特性的观察第42页
        3.2.3 四种彩叶玉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42-43页
        3.2.4 四种彩叶玉簪叶片荧光特性的测定第43页
        3.2.5 四种彩叶玉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43页
        3.2.6 四种彩叶玉簪生物量的测定第43-44页
        3.2.7 四种彩叶玉簪植株氮、磷、钾元素含量的测定第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61页
        3.3.1 不同氮、磷、钾营养元素施肥配比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44-46页
        3.3.2 不同氮、磷、钾营养元素施肥配比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第46-48页
        3.3.3 不同N、P、K营养元素比例的施肥处理对四种彩叶玉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3.3.4 不同N、P、K营养元素施肥配比对四种彩叶玉簪生物量的影响第49-51页
        3.3.5 不同施肥配比对四种彩叶玉簪植株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第51-56页
        3.3.6 不同施肥处理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状况的影响第56-61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61-66页
        3.4.1 小结第61-62页
        3.4.2 讨论第62-66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4.1 试验结论第66-67页
        4.1.1 不同光强水平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特性的影响第66页
        4.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四种彩叶玉簪生长特性的影响第66-67页
    4.2 玉簪属植物在城市风景园林应用中的发展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杉木林分生长分区建模及生长因子辅助自动更新
下一篇:含硅化合物改性木质素基酚醛泡沫塑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