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生态学(生物生态学)论文

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23页
     ·湿地中有机质的来源第15-17页
     ·有机碳在河口间的循环第17-18页
     ·环境效应第18-22页
     ·当前研究的不足第22-23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第25-3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5-27页
     ·研究区域范围第25-26页
     ·长江口自然环境特征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7-33页
     ·实验仪器设置第27-28页
     ·野外实测过程第28-31页
     ·样品室内实验第31-33页
第三章 盐沼地区有机碳浓度的短期变化特征第33-52页
   ·悬浮泥沙有机碳浓度的变化特征第33-45页
     ·潮周期内有机碳浓度的空间分布第33-42页
     ·大小潮周期内有机碳浓度的变化第42-45页
   ·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浓度的变化特征第45-47页
   ·有机碳浓度短期变化影响因子分析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盐沼地区有机碳通量估算第52-70页
   ·有机碳通量计算方法第52-53页
   ·有机碳通量计算结果第53-63页
     ·大小潮周期内近底层有机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第53-57页
     ·大小潮周期内横向有机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第57-61页
     ·大小潮周期内有机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第61-63页
   ·有机碳通量分解第63-67页
     ·机制分解法潮周期有机碳通量计算结果第63-65页
     ·有机碳各运输项的相对贡献率第65-67页
   ·有机碳通量短期变化影响因子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70-73页
   ·主要结论第70-71页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酶在聚L-赖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电催化研究
下一篇:氧化还原蛋白质基于微纳结构材料的生物电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