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文献研究 | 第9-17页 |
一、《内经》中对足三里穴与胃及与足阳明胃经特异性关系的记载 | 第9-12页 |
二、《针灸甲乙经》对足三里穴与胃及足阳明胃经特异性关系的记载 | 第12页 |
三、《针灸聚英》对足三里穴与胃关系的详细记载 | 第12-15页 |
四、《针灸大成》对足三里穴与胃关系的详细记载 | 第15-17页 |
实验研究 | 第17-61页 |
实验一 电针对正常大鼠内脏功能的影响 | 第17-41页 |
一、电针对正常大鼠微循环、胃肠生物电的影响 | 第17-27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19-27页 |
二、电针对正常大鼠ET、MTL、GAS、DA、NE、E、5-HT、VIP、VIPR_2 mRNA的影响 | 第27-41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31-41页 |
实验二 电针对模型大鼠内脏功能的影响 | 第41-61页 |
一、电针对模型大鼠微循环、胃肠生物电的影响 | 第41-51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42-51页 |
二、电针对模型大鼠ET、MTL、GAS、DA、NE、E、5-HT、VIP、VIPR_2 mRNA的影响 | 第51-61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51-61页 |
讨论 | 第61-81页 |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61-63页 |
(一) 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 | 第61-62页 |
(二) 利血平制作FGID动物模型 | 第62-63页 |
二、选穴依据 | 第63-64页 |
(一) 足三里穴 | 第63-64页 |
(二) 三阴交穴 | 第64页 |
三、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脏器微循环的影响 | 第64-67页 |
(一) 微循环监测方法 | 第64-65页 |
(二) 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胃、肠微循环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三) 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脑、肝微循环的影响 | 第67页 |
四、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胃肠生物电的影响 | 第67-70页 |
(一) 电针对正常大鼠胃肠生物电的影响 | 第68页 |
(二) 电针对FGID模型大鼠胃肠生物电的影响 | 第68-70页 |
五、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 第70-75页 |
(一) 胃泌素 | 第70-71页 |
(二) 胃动素 | 第71-72页 |
(三) 内皮素 | 第72-73页 |
(四) 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 | 第73-75页 |
六、电针对正常及FGID模型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75-81页 |
(一) 五羟色胺 | 第75-77页 |
(二) 多巴胺 | 第77-79页 |
(三)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综述 | 第92-97页 |
附录 | 第97-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查新报告 | 第115-125页 |
论文著作 | 第125-135页 |
详细摘要 | 第135-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