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黄褐斑诊断标准 | 第9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9页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分组方法 | 第10页 |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第10-11页 |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2-1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3-16页 |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4周后疗效比较 | 第1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 第13-14页 |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 第14页 |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值比较 | 第14-15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15页 |
·回访情况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31页 |
1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 第16-18页 |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命名及症状的认识 | 第16页 |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18页 |
2 笔者对本病的认识 | 第18-19页 |
3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 第19-22页 |
·黄褐斑与内分泌因素 | 第19-20页 |
·黄褐斑与局部微生态 | 第20页 |
·黄褐斑与自由基 | 第20-21页 |
·黄褐斑与日光 | 第21页 |
·黄褐斑与遗传 | 第21页 |
·黄褐斑与精神因素 | 第21-22页 |
4 黄褐斑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第22-24页 |
·内治法 | 第22页 |
·外用脱色剂治疗 | 第22-23页 |
·激光治疗 | 第23页 |
·皮肤磨削术疗法 | 第23-24页 |
5 中药穴位注射的立项背景与立项依据 | 第24-25页 |
6 治法、药物与穴位分析 | 第25-28页 |
·治法分析 | 第25页 |
·穴位分析 | 第25-27页 |
·药物分析 | 第27-28页 |
7 作用机理分析 | 第28-31页 |
·改善临床症状 | 第29页 |
·降低血清性激素FSH、LH、E2水平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7-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