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内圆磨床伺服运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磨床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总体方案 | 第15-21页 |
| ·机床机械结构 | 第15-16页 |
| ·机床控制动作 | 第16-17页 |
| ·机床工作方式 | 第17-19页 |
| ·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34页 |
| ·控制系统的选型 | 第21-25页 |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第21-23页 |
| ·位控单元 | 第23-24页 |
| ·位控单元的选型 | 第24页 |
| ·触摸屏 | 第24-25页 |
| ·半闭环伺服系统的选型 | 第25-31页 |
| ·伺服电机 | 第25-31页 |
| ·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 | 第25-26页 |
| ·伺服电机的容量选择 | 第26-30页 |
| ·伺服电机的容量确定 | 第30-31页 |
| ·伺服驱动器 | 第31页 |
|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4-53页 |
| ·内部变量的规划 | 第34页 |
| ·PLC 与位控单元程序设计 | 第34-48页 |
| ·PLC 程序的设计流程 | 第35-36页 |
| ·位控单元程序的设计流程 | 第36-41页 |
| ·PLC 与位控单元的通信 | 第41-43页 |
| ·PLC 通信程序的编制 | 第43-46页 |
| ·指定程序号 | 第43页 |
| ·发出操作命令 | 第43-44页 |
| ·读取当前值 | 第44-45页 |
| ·读取 m 码 | 第45-46页 |
| ·显示工作状态 | 第46页 |
| ·位控单元程序的编制 | 第46-48页 |
| ·触摸屏画面的设计 | 第48-52页 |
| ·调整画面的设计 | 第48-49页 |
| ·自动画面的设计 | 第49-50页 |
| ·参数画面的设计 | 第50-51页 |
| ·零点画面的设计 | 第51-52页 |
| ·诊断画面的设计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内圆磨床伺服系统的分析 | 第53-70页 |
| ·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 第53-55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61页 |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61-69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 ·稳态特性分析 | 第63-65页 |
| ·系统稳态误差 | 第64-65页 |
| ·系统扰动误差 | 第65页 |
| ·动态特性分析 | 第65-68页 |
| ·实际测量与仿真比较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磨削试验 | 第70-75页 |
| ·驱动参数的设置 | 第70页 |
| ·程序的调试 | 第70-71页 |
| ·磨削试验 | 第71-75页 |
| ·检测准备 | 第71页 |
| ·检测过程 | 第71-74页 |
| ·检测结果 | 第74-7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