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跨国商业银行监管概述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道国银行业的开放与现代跨国商业银行的产生 | 第10-13页 |
一、跨国商业银行的产生 | 第10-11页 |
二、跨国商业银行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三、跨国商业银行境外经营机构的形式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20页 |
一、跨国银行监管必要性的主体角度分析 | 第13-17页 |
二、跨国银行监管必要性的系统性风险角度分析 | 第17-20页 |
第三节 跨国商业银行国际监管的界定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巴塞尔协议体系下跨国银行的监管模式 | 第21-49页 |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和协议体系 | 第22-24页 |
一、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和目标 | 第22-23页 |
二、巴塞尔协议体系简介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巴塞尔跨国商业银行国际监管的责任分配制度 | 第24-33页 |
一、监管冲突 | 第24-25页 |
二、巴塞尔体系中关于监管责任划分的主要文件评述 | 第25-32页 |
三、巴塞尔协议体系所确定的监管责任分配模式及评价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跨国商业银行监管标准体系和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 | 第33-49页 |
一、跨国商业银行监管标准 | 第33-37页 |
二、1997年《核心原则》 | 第37-40页 |
三、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比与资本充足率 | 第40-45页 |
四、巴塞尔协议监管模式的其他缺陷和完善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监管模式与巴塞尔文件的性质的尴尬地位 | 第49-54页 |
一、巴塞尔协议不是国际条约 | 第49-51页 |
二、巴塞尔协议有成为国际习惯的潜质 | 第51页 |
三、巴塞尔协议不是国际惯例 | 第51-53页 |
四、明确巴塞尔协议的性质,重塑巴塞尔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 第53-54页 |
结语:次贷危机——巴塞尔协议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第54-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