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GIS北京山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八达岭林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2. 研究综述第10-23页
   ·森林功能与结构的研究第10-16页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与结构的研究第10-13页
     ·森林保持水土功能与结构的研究第13-15页
     ·森林观赏游憩功能与结构的研究第15-16页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第16-20页
   ·GIS在森林多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第20-21页
   ·小结第21-23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3-28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23-25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地形地貌第23-24页
     ·土壤第24页
     ·气候第24页
     ·水文第24页
     ·植被状况第24-25页
   ·森林资源概况第25-27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7-28页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8-31页
   ·研究内容第28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28-31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GIS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第29-31页
5. 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34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1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第31-32页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评价指标第31-32页
     ·森林保持水土功能的评价指标第32页
     ·森林观赏游憩功能的评价指标第32页
     ·小结第32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2-34页
6. 研究资料及数据分析第34-55页
   ·资料的收集第34页
   ·数据的处理第34-41页
     ·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第35-36页
     ·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第36-39页
     ·矢量河流网的提取第39-40页
     ·交通道路网的提取第40-41页
     ·建立小班空间数据库第41页
   ·评价指标的分析第41-48页
     ·坡度的分析第42-43页
     ·林分生物量的分析第43-45页
     ·土壤因子的分析第45-46页
     ·河流因子的分析第46-47页
     ·道路因子的分析第47-48页
   ·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第48-50页
   ·标准化第50页
   ·研究结果第50-55页
7.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5-56页
   ·研究结论第55页
   ·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导师简介第60-62页
个人简介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SS林业制图功能的集成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农科研究生学科区域布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