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规划学的研究重点 | 第13页 |
·旅游景区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北京成为世界型旅游城市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搜集法 | 第15页 |
·实证研究法 | 第15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旅游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旅游地空间关系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旅游景区空间聚集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3 相关理论与概念研究 | 第22-29页 |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分形理论 | 第2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点轴理论 | 第23页 |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3-24页 |
·空间一体化理论 | 第24-25页 |
·级差地租理论 | 第25页 |
·相关模型 | 第25-29页 |
·景区吸引力值模型 | 第25-26页 |
·地理邻近度模型 | 第26页 |
·地理集中度模型 | 第26-27页 |
·基尼系数模型 | 第27页 |
·规模度模型 | 第27页 |
·优越度模型 | 第27-29页 |
4 北京市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 第29-48页 |
·北京市概况 | 第29-38页 |
·北京市地理概况 | 第29页 |
·北京市旅游资源状况 | 第29-30页 |
·北京市旅游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北京市景区基本概况 | 第31-38页 |
·模型验证 | 第38-48页 |
·景区吸引力值测算 | 第38-40页 |
·景区空间邻近度研究 | 第40-41页 |
·景区分布均衡性研究 | 第41-44页 |
·景区空间规模度与优越度研究 | 第44-48页 |
5 北京市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 第48-55页 |
·北京市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目标与原则 | 第48-49页 |
·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 第48页 |
·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 第48-49页 |
·北京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 第49-55页 |
·构建环城市景区带 | 第49-51页 |
·确立区域功能定位 | 第51-52页 |
·完善景区空间格局 | 第52-53页 |
·优化旅游线路 | 第53-54页 |
·加强景区空间合作 | 第54-5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各区县景区吸引力研究结论 | 第55页 |
·景区之间邻近度研究结论 | 第55页 |
·景区均衡性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规模度与优越度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景区空间优化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局限 | 第57-58页 |
·样本选取的局限 | 第57页 |
·景区空间的局限 | 第57-58页 |
·计算误差的局限 | 第58页 |
·景区情况变化的局限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 第62-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