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微波电子管论文

混合金属基阴极的研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课题目的和意义第8-9页
   ·混合金属基阴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7页
     ·混合金属基阴极工艺研究进展第9-16页
     ·混合金属基阴极发射模型研究进展第16-17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混合金属基阴极制备工艺的研究第19-31页
   ·制备工艺关键参数简介第19-21页
     ·元素配比第19-20页
     ·粉末粒度第20-21页
     ·压制压力第21页
     ·加热温度第21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阴极工艺第21-29页
     ·阴极成分介绍第22页
     ·阴极制备工艺流程第22-23页
     ·溶胶凝胶法掺杂第23-25页
     ·凝胶分解第25-27页
     ·粉末还原第27-28页
     ·阴极压制第28页
     ·阴极烧制第28-29页
   ·固液掺杂法制备阴极工艺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粉末及阴极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第31-59页
   ·引言第31页
   ·微观结构测试原理与方法第31-33页
     ·粒度测量第31-32页
     ·形貌测量第32页
     ·成分测量第32-33页
   ·热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的原理与方法第33-40页
     ·热电子发射的基本参量第33-34页
     ·阴极温度测量第34-35页
     ·伏安特性测量第35-38页
     ·欠热特性测量第38-40页
   ·粉末形貌和组份分析第40-46页
     ·粉末激光粒度分析第41-42页
     ·粉末的xRD及微观结构分析第42-46页
   ·阴极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分析第46-52页
     ·阴极表面形貌和能谱分析第46-48页
     ·阴极断口形貌和能谱分析第48-52页
   ·阴极热电子发射性能的测试第52-58页
     ·阴极伏安特性的测量第52-55页
     ·激活温度对拐点电流密度的影响第55-56页
     ·激活时间对拐点电流密度的影响第56-57页
     ·阴极欠热特性的测量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阴极模型的建立第59-96页
   ·钡的消耗模型的建立第59-76页
     ·BaO-cao-Al_2O_3的三元体系分析第59-62页
     ·BaO的蒸发速率计算第62-65页
     ·BaO在基体中扩散的计算第65-67页
     ·一维和三维模型第67-76页
     ·小结第76页
   ·低逸出功物质的沉积和脱附模型的建立第76-94页
     ·低逸出功物质的确定第77-83页
     ·低逸出功物质的沉积速度计算第83-84页
     ·低逸出功物质的热脱附以及离子轰击脱附第84-88页
     ·低逸出功物质的阴极表面覆盖模型第88-94页
     ·小结第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附录A方程求解过程第103-10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跳频OFDM系统性能及同步技术研究和仿真
下一篇:应用于虚阴极振荡器的铁电阴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