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导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概念、类型及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 第10-11页 |
·小额贷款商业化 | 第11-12页 |
·小额贷款效应 | 第12-13页 |
·典型小额贷款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中国小额信贷概况 | 第16-22页 |
·小额信贷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小额信贷定义 | 第16-17页 |
·小额信贷的特征 | 第17-18页 |
·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变迁 | 第18-22页 |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背景 | 第18-19页 |
·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以来的政策支持 | 第20-22页 |
3 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22-30页 |
·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 第22-27页 |
·非政府组织模式 | 第22-25页 |
·正规金融机构模式 | 第25-26页 |
·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结合模式 | 第26页 |
·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 | 第26-27页 |
·国家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 | 第27页 |
·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启示 | 第27-30页 |
·从福利型向商业型转变是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 | 第27-28页 |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利率遵循市场化原则 | 第28页 |
·自身素质提升是小额信贷机构健康发展的基础 | 第28页 |
·加强监管是小额信货发展的必要保证 | 第28-30页 |
4.我国小额贷款模式分析 | 第30-46页 |
·小额信贷的模式构成要素 | 第30-36页 |
·目标客户的选择 | 第31-32页 |
·小额信贷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32-33页 |
·抵押担保的替代方式 | 第33-34页 |
·偿还激励 | 第34-35页 |
·还贷方式 | 第35-36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模式分析 | 第36-46页 |
·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分析 | 第37-41页 |
·非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分析 | 第41-46页 |
5.政府在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中的作用 | 第46-54页 |
·完善小额信贷制度设计 | 第46-48页 |
·形成多元化资金来源 | 第46-47页 |
·开展金融联结 | 第47页 |
·提升小额信贷机构管理水平 | 第47-48页 |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 第48页 |
·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 第48-50页 |
·完善社会信用的法制基础 | 第48-49页 |
·深化社会信用平台及征信系统的建设 | 第49-50页 |
·健全小额信贷法律政策体系 | 第50页 |
·创造良好宏观环境,培育农户偿还能力 | 第50-51页 |
·采取更加灵活的小额信贷利率政策 | 第51-52页 |
·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第52页 |
·推进农业发展银行改革 | 第52-53页 |
·稳步推新小额信贷业务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