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问题的导出 | 第12-14页 |
(一) 据以分析的案例——陈某盗窃案(以下简称本案) | 第12-13页 |
(二) 本案的争议 | 第13-14页 |
1. 定性之争 | 第13-14页 |
2. 犯罪数额认定之争 | 第14页 |
(三) 小结 | 第14页 |
二、本案争点研析 | 第14-29页 |
(一) 犯罪主体身份的认定 | 第15-16页 |
1. 对本单位人员的理解 | 第15页 |
2. 陈某的身份隶属认定 | 第15-16页 |
(二) 犯罪对象的认定及侵犯的客体 | 第16-17页 |
1. 犯罪对象的认定 | 第16-17页 |
2. 侵犯的客体 | 第17页 |
(三) 客观要件的认定 | 第17-29页 |
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的法理界限 | 第18-24页 |
2. 陈某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 | 第24-26页 |
3. 陈某犯罪行为的具体方式 | 第26-28页 |
4. 陈某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28-29页 |
(四) 小结 | 第29页 |
三、本案量刑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一) 既遂 | 第29-30页 |
(二) 酌定从轻情节 | 第30页 |
1. 陈某犯罪后的态度良好 | 第30页 |
2. 追回部分赃款 | 第30页 |
3. B超市抽查管理不到位 | 第30页 |
(三) 特别加重处罚事由 | 第30页 |
(四) 小结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