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中承运人适航责任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承运人适航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演变 | 第10-14页 |
(一) 绝对适航阶段的严格责任制 | 第10-12页 |
(二) 相对适航阶段的不完全过失责任 | 第12-13页 |
1.《哈特法》时代的相对适航责任 | 第12-13页 |
2.《海牙规则》下的相对适航责任 | 第13页 |
(三) 《汉堡规则》下的完全过失责任制 | 第13-14页 |
二、承运人适航责任制度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 第14-26页 |
(一) 船舶适航性解读 | 第15-17页 |
1. 客观适航 | 第15-16页 |
2. 主观适航 | 第16-17页 |
(二) 首要义务 | 第17-23页 |
1. 首要义务之源起 | 第17-18页 |
2. 首要义务之表现 | 第18-19页 |
3. 适航义务的首要性之争 | 第19-21页 |
4. 适航首要义务之去从 | 第21-23页 |
(三) 航海过失免责 | 第23-26页 |
1. 航海过失免责的涵义及沿革 | 第23-24页 |
2. 航海过失免责之存废 | 第24-26页 |
3. 《鹿特丹规则》下的航海过失免责 | 第26页 |
三、承运人适航责任的价值分析 | 第26-35页 |
(一) 适航责任的法律价值分析 | 第26-29页 |
1. 法的正义价值 | 第27-28页 |
2. 法的秩序价值 | 第28-29页 |
3. 法的效率价值 | 第29页 |
(二) 适航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9-35页 |
1. 相关经济学知识的理论准备 | 第30-31页 |
2. 承托双方的预防能力比较 | 第31-32页 |
3. 航海过失免责的经济分析 | 第32-34页 |
4. 船舶潜在缺陷的经济分析 | 第34-35页 |
四、承运人适航责任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海商法的应对 | 第35-43页 |
(一) 承运人适航责任未来发展态势 | 第35-38页 |
1. ISM 规则对适航责任的影响 | 第35-36页 |
2. ISPS 规则对适航责任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判例法对适航责任的影响 | 第37页 |
4. 适航责任未来发展态势 | 第37-38页 |
(二) 我国《海商法》的应对 | 第38-43页 |
1. 重塑我国适航义务之基础地位 | 第38-40页 |
2. 废除航海过失免责条款 | 第40页 |
3. 构建船货双方利益的新平衡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