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7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能源危机 | 第11页 |
1.1.2氢能的优势 | 第11-13页 |
1.1.3目前制氢技术及其优缺点 | 第13-14页 |
1.2电解水技术 | 第14-18页 |
1.2.1研究历程 | 第14-15页 |
1.2.2电解水过程 | 第15-16页 |
1.2.3OER反应机理 | 第16-17页 |
1.2.4OER电催化剂的性能检测方法及其评价参数 | 第17-18页 |
1.3常见的OER电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1.3.1水热法 | 第18页 |
1.3.2电沉积法 | 第18-20页 |
1.4碱性电解质中OER电催化剂 | 第20-25页 |
1.4.1贵金属催化剂 | 第20页 |
1.4.2钙钛矿催化剂 | 第20-21页 |
1.4.3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1-22页 |
1.4.4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第22-24页 |
1.4.5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 | 第24-25页 |
1.5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5.1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5页 |
1.5.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P-NiCo2O4纳米线/NF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 | 第27-42页 |
2.1引言 | 第27-28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2.1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2.2NiCo2O4纳米线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3P-NiCo2O4纳米线/NF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4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1页 |
2.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2.3.1P-NiCo2O4/NF结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第31-36页 |
2.3.2P-NiCo2O4/NF的电催化OER性能的研究 | 第36-41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Ni3S2-Co9S8异质结构纳米线/NF的制备及其用于析氧电催化 | 第42-54页 |
3.1引言 | 第42-43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仪器和试剂 | 第43页 |
3.2.2NiCo2O4纳米线/NF的制备 | 第43页 |
3.2.3Ni3S2-Co9S8/NF的制备 | 第43页 |
3.2.4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3-4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3.1Ni3S2-Co9S8/NF和NiCo2O4/NF的结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第44-49页 |
3.3.2Ni3S2-Co9S8/NF和NiCo2O4/NF电催化OER性能的研究 | 第49-53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FexNi1-xCo2-S/NF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 | 第54-65页 |
4.1引言 | 第54-55页 |
4.2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4.2.1仪器和试剂 | 第55页 |
4.2.2FexNi1-xCo2-S/NF的制备 | 第55页 |
4.2.3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5-56页 |
4.3结果和讨论 | 第56-64页 |
4.3.1FexNi1-xCo2-S/NF的结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第56-61页 |
4.3.2FexNi1-xCo2-S/NF的电催化OER性能的研究 | 第61-64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结论 | 第65-66页 |
5.2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