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媒介表达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1.绪论 | 第7-9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创新之处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2.中国民族主义的概念阐述与演变过程 | 第9-14页 |
| ·民族与民族主义 | 第9-11页 |
| ·民族 | 第9-10页 |
| ·民族主义 | 第10-11页 |
|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发展与传播的历史 | 第11-12页 |
|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 | 第11页 |
|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 第11-12页 |
| ·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重新兴起 | 第12-14页 |
| ·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再次兴起 | 第12-13页 |
| ·中国民族主义再兴起的内外因 | 第13-14页 |
| 3.不同类型民族主义在媒介表达分析 | 第14-23页 |
| ·2008年民族主义在媒介的表现 | 第15-17页 |
| ·民族主义媒介表达的构成类型分析 | 第17-23页 |
| ·官方民族主义在媒介的表达 | 第17-19页 |
| ·知识分子民族主义在媒介的表达 | 第19-21页 |
| ·大众民族主义在媒介的表达 | 第21-23页 |
| 4.不同传播媒介对民族主义的表现分析 | 第23-35页 |
| ·传统媒体语境下民族主义传播的方式以及特点 | 第24-26页 |
| ·通过宣传来建构民族主义的拟态环境 | 第24-25页 |
| ·通过议程设置有选择地进行民族主义传播 | 第25-26页 |
|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主义传播的方式以及特点 | 第26-35页 |
| ·新媒体民族主义传播方式 | 第26-32页 |
| ·新媒体民族主义的传播特性 | 第32-35页 |
| 5.媒介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塑造研究 | 第35-45页 |
| ·民族主义媒介构建的原则 | 第36-37页 |
| ·引导民族主义发挥正向社会功能 | 第36页 |
| ·消解民族主义的负面社会功能 | 第36-37页 |
| ·通过媒介对民族主义塑造的方式 | 第37-45页 |
| ·硬——媒介控制 | 第37-39页 |
| ·软——舆论引导 | 第39-45页 |
| 结束语 | 第45-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