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意义 | 第8-10页 |
·传统测量方法综述与分析 | 第10-11页 |
·课题的核心技术 | 第11-12页 |
·论文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虚拟标尺技术的提出与实现 | 第14-29页 |
·虚拟标尺技术 | 第14-15页 |
·条形码编码技术 | 第15-17页 |
·源信号的获取技术 | 第17-27页 |
·系统光学参数确定 | 第17-19页 |
·光电接收单元的设计 | 第19-22页 |
·信号调理的原理与电路设计 | 第22-27页 |
·虚拟零误差标准信号的生成技术 | 第27-29页 |
第3章 动态切向位移偏差实时测量与实现方法 | 第29-38页 |
·动态切向位移偏差实时测量方法 | 第29-32页 |
·比相测量机理 | 第29-30页 |
·系统测量过程 | 第30-32页 |
·比相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36页 |
·比相方法的设计 | 第32-34页 |
·比相电路的设计 | 第34-36页 |
·系统测量范围与精度的确定 | 第36-38页 |
第4章 系统定标原理与测量数据处理 | 第38-63页 |
·定量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定标区的设计 | 第38-39页 |
·定标计算原理 | 第39-41页 |
·系统测量数据处理 | 第41-45页 |
·数字滤波 | 第41-43页 |
·基线调整 | 第43-45页 |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 | 第45-63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45-48页 |
·微处理器选型 | 第48页 |
·模数转换及其精度分析 | 第48-52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52-54页 |
·采样-通信交互工作模式 | 第54-56页 |
·采样-通信控制软件 | 第56-58页 |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 3.1 | 第58-63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