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蛭弧菌裂解能力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 ·蛭弧菌简介 | 第13-18页 |
| ·蛭弧菌的分布 | 第13-14页 |
| ·蛭弧菌的形态 | 第14页 |
| ·蛭弧菌的分类 | 第14-15页 |
| ·蛭弧菌的宿主范围 | 第15页 |
| ·蛭弧菌裂解宿主的机制 | 第15-18页 |
| ·蛭弧菌的应用概况 | 第18-22页 |
| ·水产品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现状 | 第18-20页 |
| ·蛭弧菌用于防治水产品细菌性病害的优点 | 第20-21页 |
| ·蛭弧菌在水产养殖业的潜在应用 | 第21-22页 |
| ·微生态制剂 | 第22-26页 |
|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 第22-25页 |
|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蛭弧菌的裂解谱 | 第27-37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材料与设备 | 第28-31页 |
| ·材料 | 第28-29页 |
| ·试剂 | 第29页 |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 ·溶液 | 第30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宿主菌的培养 | 第31页 |
| ·蛭弧菌的培养 | 第31页 |
| ·蛭弧菌对宿主菌的裂解能力检测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 ·蛭弧菌的裂解谱 | 第32-34页 |
| ·蛭弧菌裂解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蛭弧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7-55页 |
| ·引言 | 第37-38页 |
| ·材料与设备 | 第38-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试剂 | 第38页 |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 ·溶液 | 第39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 ·宿主菌的培养 | 第39-40页 |
| ·蛭弧菌的培养 | 第40页 |
| ·蛭弧菌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40页 |
|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40-42页 |
|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43-50页 |
|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发酵法制备蛭弧菌 | 第55-63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材料与设备 | 第56-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试剂 | 第56页 |
| ·培养基 | 第56-57页 |
| ·溶液 | 第57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 ·宿主菌的培养 | 第58页 |
| ·蛭弧菌的培养 | 第58页 |
| ·蛭弧菌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58页 |
| ·宿主菌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58-59页 |
| ·30L 发酵罐发酵培养蛭弧菌 | 第59-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