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人权及国际人权法刑事部分之价值 | 第9-14页 |
(一) 人权 | 第9-11页 |
1. 人权的概念 | 第9-10页 |
2. 人权与刑事法律 | 第10-11页 |
(二) 国际人权法刑事部分之规定 | 第11-14页 |
1. 国际人权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1-12页 |
2. 国际人权法刑事部分之价值 | 第12-14页 |
二、中国与俄罗斯人权保护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9页 |
(一) 中国人权保护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 中国人权保护历史 | 第14-15页 |
2. 中国人权保护现状 | 第15-16页 |
3. 中国人权保护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二) 俄罗斯人权保护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1. 俄罗斯人权保护历史 | 第17-18页 |
2. 俄罗斯人权保护现状 | 第18页 |
3. 俄罗斯人权保护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三、中国与俄罗斯的刑事法理念及有关人权保护法律制度之比较 | 第19-33页 |
(一) 中国与俄罗斯的刑事法理念之比较 | 第19-22页 |
1. 中国的刑事法理念 | 第20-21页 |
2. 俄罗斯的刑事法理念 | 第21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21-22页 |
(二) 中国与俄罗斯对生命权的保护之比较 | 第22-24页 |
1. 中国对生命权的规定 | 第22-23页 |
2. 俄罗斯对生命权的规定 | 第23-24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24页 |
(三) 中国与俄罗斯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规定之比较 | 第24-28页 |
1. 中国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规定 | 第25-26页 |
2. 俄罗斯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规定 | 第26-27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27-28页 |
(四) 中国与俄罗斯对无罪推定的规定之比较 | 第28-30页 |
1. 中国对无罪推定的规定 | 第28页 |
2. 俄罗斯对无罪推定的规定 | 第28-29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29-30页 |
(五) 中国与俄罗斯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规定之比较 | 第30-31页 |
1. 中国对一事不再理的规定 | 第31页 |
2. 俄罗斯对一事不再理的规定 | 第31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31页 |
(六) 中国与俄罗斯对禁止酷刑、残忍和不人道待遇或处罚的规定之比较 | 第31-33页 |
1. 中国对禁止酷刑、残忍和不人道待遇或处罚的规定 | 第32页 |
2. 俄罗斯对禁止酷刑、残忍和不人道待遇或处罚的规定 | 第32页 |
3. 比较之结论 | 第32-33页 |
四、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人权保护的建议 | 第33-43页 |
(一) 刑事法理念的更新 | 第33-35页 |
(二) 完善无罪推定原则 | 第35-37页 |
1. 完善无罪推定原则宪法地位 | 第35页 |
2. 引入有限制的沉默权 | 第35-36页 |
3. 确立彻底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6页 |
4. 从文化、法制观念上全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 第36-37页 |
5. 对无罪推定的人予以彻底赔偿 | 第37页 |
(三) 扩大律师辩护权 | 第37-40页 |
1. 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法律地位 | 第37-38页 |
2. 保证辩护律师的单独会见权 | 第38-39页 |
3. 扩大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 第39-40页 |
(四) 立足国际人权公约标准、尽量限制我国死刑适用 | 第40-43页 |
1. 尽量限制死刑罪名 | 第40-41页 |
2. 扩大不适用死刑的对象 | 第41页 |
3. 对死刑犯规定赦免和减刑权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