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选点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选点缘由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4页 |
(一) 文化变迁研究 | 第10-12页 |
(二) 社区研究 | 第12-13页 |
(三) 族群关系研究 | 第13页 |
(四) 维吾尔族文化及兵团文化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案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一)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调查社区概况 | 第18-21页 |
一、133团概况 | 第18-20页 |
(一) 区域界定与历史沿革 | 第18页 |
(二) 经济背景 | 第18-19页 |
(三) 人口来源及其结构 | 第19-20页 |
二、133团九连概况 | 第20-21页 |
(一) 历史沿革与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页 |
(二) 人口结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133团九连维吾尔族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 | 第21-38页 |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21-25页 |
(一) 生产方式的变迁 | 第21-23页 |
(二) 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23-25页 |
二、风俗习惯的变迁 | 第25-33页 |
(一) 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 | 第25-28页 |
(二) 人生礼仪习俗的变迁 | 第28-29页 |
(三) 岁时节日习俗的变迁 | 第29-31页 |
(四) 社会交往礼俗的变迁 | 第31页 |
(五) 宗教习俗的变迁 | 第31-33页 |
三、其他方面的变迁 | 第33-37页 |
(一) 语言 | 第33-35页 |
(二) 教育 | 第35页 |
(三) 民族意识 | 第35-37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133团九连维吾尔族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 第38-49页 |
一、文化变迁的原因与模式 | 第38-40页 |
(一) 文化变迁的原因 | 第38-39页 |
(二) 文化变迁的模式 | 第39-40页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传播、涵化、融合与指导变迁 | 第40-45页 |
(一) 传播 | 第40-42页 |
(二) 涵化 | 第42-43页 |
(三) 融合 | 第43-44页 |
(四) 指导变迁 | 第44-45页 |
三、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 第45-49页 |
(一) 族群与边界 | 第45-46页 |
(二) 族群关系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田野调查提纲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