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注四种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杜诗崇高的历史地位 | 第6-7页 |
二、四家注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四家注的意义 | 第8-11页 |
第一章 杜诗注释的历史回顾 | 第11-24页 |
第一节 杜注从宋至清的发展 | 第11-15页 |
一、宋代杜诗注释的兴起 | 第11-12页 |
二、元、明时期杜注的发展 | 第12-14页 |
三、清代杜注的繁荣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四家注的面世历程 | 第15-24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5-20页 |
二、成书经过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四家注的方法运用与体例建构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四家注的方法运用 | 第24-32页 |
一、"诗史互证"方法的开创意义 | 第24-26页 |
二、"内注解意"与"外注引古"的完美结合 | 第26-28页 |
三、"八股"法的不同应用 | 第28-30页 |
四、《杜诗镜铨》对三家注的整合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四家注的体例建构 | 第32-38页 |
一、对完善体例的追求 | 第32-33页 |
二、四家注体例的不同特点 | 第33-38页 |
第三章 四家注的注释内容特色 | 第38-43页 |
第一节 《钱注杜诗》考据严谨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杜诗详注》翔实细密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读杜心解》笺解诗意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杜诗镜铨》的章法字评之妙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四家注的成就及影响 | 第43-55页 |
第一节 四家注的成就 | 第43-48页 |
一、《钱注杜诗》对杜诗史实、地理、官职的考订 | 第43-45页 |
二、《杜诗详注》对杜诗文学渊源的探寻 | 第45-46页 |
三、《读杜心解》的"新"解 | 第46-47页 |
四、《杜诗镜铨》对三家注的撷英采华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四家注的影响 | 第48-55页 |
一、后人对四家注的借鉴 | 第48-50页 |
二、后人对四家注的批评 | 第50-52页 |
三、四家注的历史意义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